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二

宋代开始普及的雕板印剧术对学术发展影响很大。余元又是医学的学术昌盛时期。但这段历史时期对于脉学却有个首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就是所谓王叔和《脉诀》的辨伪批判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不但有医家,连朱熹、蔡西山、吴 … 继续阅读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二

闻诊的注意事项

健康人的声音,由于人们年龄、性别、身体等形质禀赋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儿童声音尖利清脆,老人则声音浑厚低沉,虽然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此为正常声音 … 继续阅读闻诊的注意事项

聚星障的问诊

聚星障是指黑睛生多个湘小星翳、或联缀,或团聚,伴有畏光流泪,沙涩疼痛的眼病。多为单眼发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不及时可变生花翳白陷、凝脂翳等,愈后留有瘢痕翳障,影响视力。本病可因外感风热或风寒之邪 … 继续阅读聚星障的问诊

绛紫苍老舌透明根灰苔

【形象】舌绛紫苍老。苔薄白浮涨,似苔非苔,透明湿亮,根部为厚腻灰苔。 【主病】寒凝湿滞,水气上显;湿滞血脉,营热上蒸。 【病例】阳虚水停,痰热上扰。

白睛青蓝的问诊

白睛青蓝,又名“白珠俱青”。本病是指发病初起,白睛肿胀隆起,呈紫红色,反复发作后,白睛变薄呈现青蓝色的眼病。《审视瑶函》说:“此证乃目之白睛忽变青蓝色也。病证尤急。盖气轮本白,被郁邪蒸逼,走入珠中,膏 … 继续阅读白睛青蓝的问诊

中医闻诊的方法

闻诊中的“闻”包括两个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听声音是通过医者的听觉器官――耳来听病人的声音。这一方法在闻诊中占绝大多数的内容,并且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声音的产生主要是由气流通过体内空腔管道 … 继续阅读中医闻诊的方法

结脉之单脉介绍

《脉诀》:“结者阴也,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积气生于脾脏旁,大肠疼痛阵难当。” 《三因方》:“结为痰、为饮、为血、为积、为气。” 《诊家枢要》:“结阴脉也,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也,为症结,为积聚、为七情 … 继续阅读结脉之单脉介绍

红裂纹舌薄白糙苔

【形象】舌红有红点,中有人字形浅裂纹。苔薄白而糙。 【主病】胃燥热实;阴虚液涸;暑热、暴热伤气阴。 【病例】阴虚胃热。

头痛症鉴别诊断

疼痛:是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临床根据患者主诉提供的疼痛部位和性质,可判断出疾病或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气、在血;又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属虚、属实。 头痛症鉴别诊断 主症特点 兼有症 舌脉 病证 … 继续阅读头痛症鉴别诊断

胸胁痛症鉴别诊断

疼痛:是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临床根据患者主诉提供的疼痛部位和性质,可判断出疾病或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气、在血;又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属虚、属实。 胸胁痛症鉴别诊断 主症特点 兼有症 舌脉 病 … 继续阅读胸胁痛症鉴别诊断

散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诊家枢要》:“散为气血耗散,腑脏气绝,在病脉主虚阳不敛,又主心气不足。” 《濒湖脉学》:“左寸怔忡右寸扦,微饮左关应软散,右关软散t肿i,散居两R魂应断。” … 继续阅读散脉之单脉介绍

花翳白陷的问诊

花翳白陷是指黑睛生翳,其周高起,中央低陷,形如花瓣,善变速长为主要特征的眼病。本病病情严重,愈后常留较厚翳障,视力明显障碍。若失治可致黑睛溃破,变生蟹睛等恶候。其病因有风热毒邪,侵及黑睛;或肝肺积热, … 继续阅读花翳白陷的问诊

中医闻诊之闻声--谵语

【闻诊】谵语是以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胡言乱语为特征的一种症状。属实证,多由热入心包,扰乱心神所致。常见于温热病或其他发热性疾病的高热阶段。《素问・热论》称其为“谵言” 。《诸病源候论》谓之:“谵语”《 … 继续阅读中医闻诊之闻声--谵语

红舌黄瓣苔

【形象】舌红而胖且苍老。苔厚老黄,燥裂成若干小块。剥脱处已生新苔。 【主病】胃肠结热;燥结伤阴;正虚湿热未净。 【病例】胃肠结热伤阴。

促脉之相兼脉介绍

《脉学阐微》:“促而洪实,热盛。促而滑数,肺热痰瓶,促而沉涩,血气郁滞。促而小损,虚脱。” 促脉主病,本为阳热亢盛或气血痰食郁滞致气血受阻,阴不和阳,脉气不续,故时一止。若兼洪实则更为热盛而邪滞气血。 … 继续阅读促脉之相兼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