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寸口脉襦,阳气弱,自汗出,是虚损病。关脉襦,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尺脉濡,苦小便难。” 《脉诀》:“濡者阴也,主少力,五心烦热,脑转耳鸣,下元极冷。濡脉关前人足汗,当关气少精神散,尺部绵 … 继续阅读濡脉之单脉介绍

怪脉详细介绍

怪脉者,异乎一般常见之脉者。所以在脉象分类中,有的专着把怪脉分离出来,多数则不列怪脉,这可能是由于平紊极少见的缘故。怪脉首见于《内经・紊问》,如屋捅、雀啄等。后经元・危亦林整理,共分为十怪脉。由于这十 … 继续阅读怪脉详细介绍

芤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寸口脉芤,吐血,徽芤者衄血,空虚去血故也。关脉芤,大便去血数斗者,以膈俞伤故也。尺脉芤,下焦虚,小便去血。” 《脉诀》:“芤主淋沥,气人小肠。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癜,尺郁见之虚在肾 … 继续阅读芤脉之单脉介绍

牢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关脉牢,脾胃气塞,盛热即腹满响响。尺脉牢,腹满,阴中急。” 《脉诀》:“牢者阴也,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千金方》:“关上脉牢,脾胃气塞,热盛即腹满响响。尺脉牢,籍满,阴.中急。” 《 … 继续阅读牢脉之单脉介绍

洪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洪则为气(一作热)。关脉洪,胃中热,必烦满。” 《脉诀》:“洪主头痛,四肢浮热,大肠不通,燥粪结涩,口干,遍身疼痛。关前热在胸,到关反胃,尺中小便赤涩脚酸疼。” 《千金方》:同《脉经》,从 … 继续阅读洪脉之单脉介绍

代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热病七八月,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焦于黑者死。病疮,寒热,瘛,其脉代绝者死。老人脉,阴弱阳强,脉至而代,奇月而死。” 《脉诀》:“代者阴也,主形容赢瘦,口不能言。代脉时时动 … 继续阅读代脉之单脉介绍

促脉之单脉介绍

《脉诀》:“促者阳也,促脉前来已出关,常居寸口血成斑,忽然渐退人生也,若或加时命在天。” 《三因方》:“以气血瘀饮留滞不行,则止促。与人迎相应,则瘀壅阳经;与气口相应,则积留胃腑。” 《诊家枢要》:“ … 继续阅读促脉之单脉介绍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二

宋代开始普及的雕板印剧术对学术发展影响很大。余元又是医学的学术昌盛时期。但这段历史时期对于脉学却有个首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就是所谓王叔和《脉诀》的辨伪批判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不但有医家,连朱熹、蔡西山、吴 … 继续阅读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二

结脉之单脉介绍

《脉诀》:“结者阴也,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积气生于脾脏旁,大肠疼痛阵难当。” 《三因方》:“结为痰、为饮、为血、为积、为气。” 《诊家枢要》:“结阴脉也,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也,为症结,为积聚、为七情 … 继续阅读结脉之单脉介绍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三

《脉诀》问题经过几百年的学术讨论和争议涉及了文献辨伪,学术讨论,普及提高等方面,到明代中后叶总算得到了解决,但学术是要发展的要前进的,它向来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里程上,因此这时就出现了如卢子繇等人的古脉法 … 继续阅读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