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对太素脉的态度

由于太素脉是扛湖术士占卜之术,所以绝大多数医家对它采取不理采的态度,但又因为它对人的体质性格等都有所论述,在某些方面对诊法亦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另外太素脉亦是讲浮沉滑涩等等脉象的,对脉形的描述偶然亦有 … 继续阅读医家对太素脉的态度

芤脉之相兼脉介绍

《脉经》:“微芤者衄血,尺中微芤,小便血。” 《三因方》:“微芤为衄血。” 《医学入门》:“芤紧或数肠内痈,极虚芤迟为亡血失精,……涩芤瘀血结成团。左寸浮芤,积瘀吐病红;左关浮芤,失血肢体瘫;左尺浮芤 … 继续阅读芤脉之相兼脉介绍

对脉图的研究现状

自从宋・施发所著《察病指南》首先用示意图的方法力图确切表达脉形以来,历代医家采用图形方式表达脉形者不乏其人,其目的是试图用示意图取代或说明语言文学的不足,实际上是无法取代的,因为示意图的性质是语言文字 … 继续阅读对脉图的研究现状

中医闻诊之闻声--独语

【闻诊】独语的特征是: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 【临床意义】见到独语的表现,提示其人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属虚证。《通俗伤寒论》说:“诊时独言独语,不知首尾者,思虑伤神也。” 【治法】 … 继续阅读中医闻诊之闻声--独语

出汗症状的鉴别诊断

出汗为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如外邪侵袭,营卫失调,阳热亢盛,迫津外泄,阴阳亏虚,汗失统摄;或津血不足,化源匿乏等,皆可引起异常出汗。 (一)无汗 【概述】 无汗指当汗出而汗不出者。正常 … 继续阅读出汗症状的鉴别诊断

太素脉的出现及其性质

太素这个词是很古老的,《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太素脉只不过是诊脉占验的一种手段以太素脉为名而已,与太素这个词意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太极图说”在宋儒的倡导下 … 继续阅读太素脉的出现及其性质

恶寒发热症鉴别诊断

恶 寒 发 热 症 鉴 别 诊 断 兼有症 舌脉 病证诊断 身痛、无汗而喘、发于冬季 脉浮紧 太阳伤寒证 恶风、自汗、发于冬春二季 脉浮缓 太阳中风证 恶寒轻、发热重,头痛、咳嗽、口渴、发于春季 苔薄 … 继续阅读恶寒发热症鉴别诊断

腹诊介绍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检查手段对疾病作出诊断,简称四诊。其中切诊是切按触摸身体一定部位,脉诊是触按经脉搏动,脉诊包括在切诊之内。切诊除包括脉诊外其它常被采用的为胸背触诊和腹部触诊,尤其是腹 … 继续阅读腹诊介绍

牢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关脉牢,脾胃气塞,盛热即腹满响响。尺脉牢,腹满,阴中急。” 《脉诀》:“牢者阴也,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千金方》:“关上脉牢,脾胃气塞,热盛即腹满响响。尺脉牢,籍满,阴.中急。” 《 … 继续阅读牢脉之单脉介绍

暴盲的问诊

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猝然一眼或两眼视力骤降,甚至失明的眼病。此病急险,应及早救治。本病可因暴怒惊恐,气机逆乱,脉络壅滞所致;或因饮食不节,痰热内生,上壅目窍;或因外感热邪,内传脏腑,邪热内炽;或因肝肾 … 继续阅读暴盲的问诊

针眼的问诊

针眼又名“土疳”“土疡“,俗称“偷针”。本病为胞生疖肿,形似麦粒,易于成脓,虽为小疾,却易反复发作。《诸病源候论》说:“热气客于眦间,热搏于津液而成针眼。”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或有近视、远视而未予戴镜矫 … 继续阅读针眼的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