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虽小,却在人体代谢、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尤其是女性群体更为常见。其中,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尤为普遍,很多人认为只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即可解决问题,但其实,甲减的成因复杂,治疗需辨证施治,不能仅靠“缺啥补啥”。
黄煌教授通过两个真实案例,展示了中医经方在治疗甲减方面的独特优势。
案例一:真武汤单用见效
一位45岁的L女士,长期疲乏无力,伴有头晕、心慌、多汗、晨起眼肿、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并有月经量过多的情况。检查显示其抗甲状腺抗体明显升高,提示桥本甲状腺炎可能合并甲减。
处方采用《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真武汤(制附片15g,白术30g,白芍30g,茯苓30g,干姜15g),每周服药5天。
复诊时,患者乏力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也有所减少,说明该方对阳虚水泛型甲减效果显著。
案例二:真武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增强疗效
另一位23岁的L女士,确诊甲减已有6年,体态肥胖,面色萎黄,皮肤粗糙,伴有乏力、无汗、关节酸痛、脱发、头屑多、食欲不振等表现。
在真武汤基础上加用麻黄、细辛、甘草、红枣,组成复合方剂,服用后仅两天即见明显改善,食欲恢复,体重下降,皮肤状态好转。
此例说明,在体质偏寒湿、表气闭郁的情况下,适当合用麻黄类温阳解表之品,可增强整体疗效。
经验总结:个体化是关键
黄煌教授指出,真武汤是治疗甲减的基础方之一,但在不同体质和病机背景下,常需结合其他经方如四逆汤、葛根汤、五苓散等进行加减或合方使用。
例如:
- 多汗、脉沉、疲倦者,适合纯真武汤;
- 无汗、寒湿重、表气实者,宜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发汗利水、温阳散寒;
- 年轻气血旺盛者,可用麻黄类方而不惧其峻烈。
延伸阅读:甲亢也能中医调治?
与甲减相对的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医将其归为“瘿病”范畴,主要与肝气失调、阴虚火旺有关。王士相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药通用方,并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甲亢五大治法:
- 酸泻肝木:以白芍、乌梅、木瓜为主,疏肝敛阴;
- 强金制木:用沙参、麦冬等滋养肺金,抑制肝火;
- 培土荣木:健脾益气,如白术、莲肉;
- 滋水涵木:养阴柔肝,常用生地、白芍;
- 和阳熄风:平肝潜阳,如桑叶、钩藤。
通用方示例:
- 白芍10克
- 乌梅10克
- 木瓜10克
- 柴胡6克
- 沙参10克
- 麦冬10克
- 石斛10克
- 白术6克
- 莲肉10克
- 桑叶6克
- 黑山栀6克
此方可随症加减,尤其适用于阳亢、脾虚、阴伤三者并存的情况。
特殊问题处理建议:
- 突眼:加白蒺藜、牡蛎软坚明目;
- 心率过快:加生地、龙齿、枣仁以安神定悸;
- 含碘药物使用:海藻、昆布短期可用,但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造成甲状腺硬化。
总结:
无论是甲减还是甲亢,中医都强调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的治疗思路。经方如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配合现代医学诊断手段,能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异常,帮助患者实现标本兼治。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