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六黄汤:中医治疗甲亢的“秘密武器”

在中医领域,甲亢属于“瘿证”范畴。历代医家经过深入研究与实践,多认为其发病与情志忧恚、肝郁气结、痰浊凝滞密切相关。如《诸病源候论》中记载:“瘿者由忧恚、肝气郁结所生。”《外科正宗》亦提到:“人生瘿瘤……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甲亢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呈现不同证候特点。初起时,证候多属实,患者常出现心肝火炽的症状,如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目涩口干、失眠多梦等。随着病情进展,后期证候多属虚,且虚中挟实,以阴虚内热症状较为常见,像两颊潮红、心悸盗汗、五心烦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舌红苔净、脉形细数等。

上海名医祝谌予在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方面经验丰富,他经常使用的一张方子是当归六黄汤。祝谌予先生曾表示:“此方为我在临床治疗甲亢之首选方剂,若患者出现口干、自汗、肌肉痉挛等症状,可加生牡蛎、木瓜、五味子;手颤明显时用白头翁;甲状腺肿大则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

当归六黄汤的具体组成为: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各等份,黄芪用量加倍。将这些药物共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5克,用两盏水煎至一盏,于饭前服用,小儿用量减半。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医案:王XX,女,35岁,于1987年5月23日初诊。西医诊断为甲状腺瘤已1月余。症见颈部正中有一鸡蛋大小的结节,伴有燥热、汗出、心慌、手颤、口渴欲饮冷饮等症状。睡眠多梦,大便干结,白带量多且色黄。舌边尖红,苔白,脉弦细。

祝谌予先生为其开具处方:生黄芪20克,当归、生熟地、黄芩各10克,黄连3克,黄柏、橘核、荔枝核各10克,夏枯草20克,生牡蛎、白头翁各30克,共14付。

6月6日复诊时,患者心慌症状减轻,饮水量减少,大便恢复正常,但仍时有头晕耳鸣,舌尖边红、苔黄、脉细弦。于是拟配丸方缓图以消肿瘤,处方为:党参、麦冬、五味子各30克,橘核、荔枝核、夏枯草各50克,丹参90克,乌梅30克,龟板60克,枳壳30克,海藻50克,昆布30克,白头翁60克。将这些药物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重10克,早、午、晚各服1丸。

邹孟城医生表示,他用祝谌予先生此法治疗数例甲亢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他还分享了一个友人徐君侄女的案例:该女子昔年在上海从事个体服装生意,后赴阿根廷经营饭店,事业颇为顺利。但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创业过程十分艰辛,加之她性格急躁,常常郁闷,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之后,她逐渐感到乏力、气短、汗出、心悸。阿根廷的医院诊断她为“甲亢”,并建议她终身服药。

于是,她返回上海寻求治疗,希望能痊愈。在途中,她的病情发作得十分严重,刚下飞机舷梯,就晕厥在地。家属急忙将她送至某医院,诊断结果与境外一致,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住院一个月后,病情得到了控制,随后出院。她之前在上海时,肠胃常常不适,每次都由邹孟城医生调治。所以出院后,她立即向邹孟城医生询问治疗方法。

当时,她的主要症状为极度乏力,汗出极多,稍稍活动就疲惫不堪,汗如雨下。还伴有胸闷、烦躁、口干、头痛、食欲不振、夜寐不安、前额胀疼、两目不适、面目虚浮、持物手颤、眩晕泛恶、两耳蝉鸣等症状,情绪稍有波动就会心慌心跳。诊脉左小,右小滑,舌淡红,苔薄黄。据此脉证,邹孟城医生判断她是气血两亏于内,心肝痰火郁伏于中。治疗上遵循祝谌予先生的方法,用当归六黄汤化裁,以益气养血、软坚消痰清火为原则,开具处方如下:

生黄芪24g,当归9g,炒白芍9g,黄柏9g,黄连、黄芩各9g,生熟地各15g,生牡蛎30g,枸杞子9g,党参9g,麦门冬、瓜蒌仁各9g,五味子3g,海藻9g,昆布9g。

以此方为基础,根据症状进行药物加减。曾用过的药物有:白头翁、枣仁、夜交藤、石决明、甘菊花、白蒺藜、桑叶、茯苓、远志、牛膝、火麻仁、生晒参、淮山药等。到次年三月中旬,患者服药七十帖,病情逐渐痊愈,症状相继消失,化验结果基本正常。不久后,她返回阿根廷,两年后还来电告知,健康状况一如从前。

当归六黄汤具有滋阴清热、大补肺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盗汗自汗。使用该方时,病人舌必干红或者稍微干红,左脉必定细数或者稍微细弱,必定有“细”脉象。因为左脉细,说明缺血,血少即阴不足,阴血少导致虚热,从而容易盗汗自汗,所以用黄连、黄柏、黄芩清三焦之虚火,火清则阴存。使用黄芪,是因为气血不足导致肺气虚,病人右寸必定弱散,为邪气实之脉。

总体而言,当归六黄汤体现了肝血少导致阴虚内热,气血弱导致肺气弱而不化气的病机特点,是针对病人左右都失调的用药方剂。使用此方必须舌脉证合参方可使用。不过,此方仅仅能调节甲亢患者的这些症状,要解决甲状腺的问题,还需要配合软坚化瘤的中药。

王幸福医生多年来始终坚持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甲亢,疗效显著。他早年在治疗这种病时,也是按照常规思路去诊治,但疗效较慢,十分费劲。后来在学习诸多老中医的经验之后,发现《当归六黄汤》治疗此病效果显著,便将其作为专方使用。

当归六黄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制的一首名方,载于其所著的《兰室秘藏》一书中,被誉为“治盗汗之圣药”,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其组成为: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共7味药。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异病同治的说法,只要病机相同,就可以用一个方子治疗。盗汗是阴虚火旺,甲亢大多数早期表现也是阴虚火旺,所以可以将当归六黄汤移来治疗此病。对于这一点,估计持异议的人不多,而且临床报道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甲亢、糖尿病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这里不再重复论述。下面主要谈谈怎么运用好这个方子治疗甲亢一病。

王幸福医生常听到有的中医,尤其是年轻中医说,此方治疗甲亢疗效参半,时有效,时无效。通过交流发现,还是他们对这个方子的运用存在问题。即一见甲亢病人,不分虚寒热就原方照套,一方到底,不做加减,或再加些具有治疗甲亢的药物,诸如黄药子、昆布海藻之类。怪不得无效,全忘了中医的辨证施治。

我们先来看当归六黄汤的组成:黄连、黄芩、黄柏三药苦寒清热,生地、熟地滋阴,当归、黄芪组成当归补血汤,纵观全方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王幸福医生的经验是,在早期热重的情况下,凡见心悸、口干、烦躁、多食,便秘尿黄等症突出时,重用三黄之量,必要时还要加大黄;轻用黄芪、当归、熟地的药量。凡见饮多、心悸、乏困、手颤、盗汗、便不干等症突出时,少用三黄药量;重用生地、当归、黄芪、熟地之药量,必要时加入生脉散。在中后期热轻,气阴两伤升为主要矛盾时,切记不要重用三黄苦寒之药伤阳气,这一点很重要。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病例来分析。

董某,女,42岁,因甲亢一病在高新医院用西药治疗,嫌见效慢,又怕西药副作用大,故寻求中医治疗。经人介绍来到王幸福医生处,刻诊:患者中等偏上个子,面色偏红黑,舌红苔白薄,心悸,口干、烦躁、稍乏,大便干,T3、T4指标均高,脉滑大。处方:当归六黄汤加减。生黄茋30g、当归30g、黄连15g、黄芩30g、黄柏30g、大黄30g、生地15g、九地15g、五味子10g、制龟板15g、北沙参30g、丹皮10g、栀子12g、桂枝6g、甘草6g。10付,水煎服,日三次。

二诊时,患者心悸已除,烦躁止,大便已不干,余证如前。前方调整:生黄茋50g、当归15g、黄连10g、黄柏10g、黄芩10g、北沙参30g、生地15g、九地30g、麦冬15g、五味子15g、生龙牡各30g、桂枝甘草各6g。10付,水煎服,日三次。

三诊时,诸症大减,已不口干、心悸、便干。舌淡苔白腻,脉缓濡,乏困,纳略呆,左手无力明显。随证转方:生黄芪120g、当归15g、生地10g、九地50g、黄连6g、黄芩6g、黄柏6g、陈皮12g、砂仁6g、炒三仙各15g、桂枝10g、甘草10g、鸡血藤15g。10付,水煎服日三次。

四诊时,患者乏力减轻,胃口开,左手略有力。效不更方,续上方15副,诸证消失。化验T3、T4指标接近正常。又调整一月,痊愈。

上述这个病例,王幸福医生坚持用当归六黄汤,一以贯之,一方到底。但同时也坚持随证转量,随证转药,万变不离其宗,以其为主而进行变化。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专方的运用方式,但守中有变,这一点非常重要。多年来,王幸福医生始终坚持用当归六黄汤治甲亢,疗效显著,其中的奥妙就是上述所言。说句题外话,前人留下的好方很多,关键是看会不会用,古人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