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微则为虚、阴微则下利,阳微则发汗,寸口脉微,苦寒为衄;关脉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 《脉诀》:“微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崩中、漏下。微脉关前气上侵,当关郁结 … 继续阅读微脉之单脉介绍

红舌中剥黄腻苔(鸡心苔)

【形象】舌红而中心两处光剥,如鸡心状。两边苔厚腻,由白转黄,舌尖薄白苔。 【主病】湿热伤津,中气衰竭;胃肾气阴不足。 【病例】湿热化燥伤阴。可见于慢性阑尾炎,冠心病,霉菌性阴道炎等病。

牙痛的问诊

凡是以牙齿疼痛为主症的病均可诊为牙痛。牙痛是口齿科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可由很多口齿疾病或身体其它脏腑之疾病引起。本病发生可因风火外侵,伤于牙齿,导致气血瘀阻脉络,不通则痛;或因胃火炽盛,循经上犯牙,损及 … 继续阅读牙痛的问诊

红绛瘦薄舌黄瓣浮垢苔

【形象】舌绛瘦长。两条浮垢苔焦黄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 【主病】阴虚火旺;胃肠结热;实热重证。 【病例】胃肠热结伤阴。

中医闻诊之闻声--呜咽

【闻诊】呜咽的特征为:低声地哭泣。 【临床意义】呜咽一般表示心情不舒,肝气郁结。 【治法】宜疏肝解郁,方用逍遥散加减。

代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热病七八月,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焦于黑者死。病疮,寒热,瘛,其脉代绝者死。老人脉,阴弱阳强,脉至而代,奇月而死。” 《脉诀》:“代者阴也,主形容赢瘦,口不能言。代脉时时动 … 继续阅读代脉之单脉介绍

泄泻症鉴别诊断

泄泻: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 泄泻症鉴别诊断 主症特点 兼有症 舌脉 病证 泻下稀水,色白无臭、或完谷不化稀溏清澈 肠鸣切痛、喜温、喜按、畏寒面白、肢冷 舌淡苔白脉沉迟 寒泻 泻下如 … 继续阅读泄泻症鉴别诊断

白涩的问诊

白涩是指自觉眼内干涩不爽,而白睛赤肿不显的慢性眼病。药物治疗常难取速效。《审视瑶函》说:“此证南人俗呼白眼,其病不肿不赤,只是涩痛,乃气分隐伏之火,脾肺络湿热,秋天多患此。”本病可因久处烟火之地,或冒 … 继续阅读白涩的问诊

中医闻诊之闻声--矢气

【闻诊】矢气的特征为:肛门中有气体排出。 【临床意义】矢气味臭秽酸腐者,多由食积所引起;矢气频频,不甚臭秽者,多由腹部受寒所引起。 【治法】由食积引起的矢气,治宜和胃消食,方用保和丸;由腹部受寒引起的 … 继续阅读中医闻诊之闻声--矢气

促脉之单脉介绍

《脉诀》:“促者阳也,促脉前来已出关,常居寸口血成斑,忽然渐退人生也,若或加时命在天。” 《三因方》:“以气血瘀饮留滞不行,则止促。与人迎相应,则瘀壅阳经;与气口相应,则积留胃腑。” 《诊家枢要》:“ … 继续阅读促脉之单脉介绍

口疮的问诊

口疮是指在口腔内之唇、舌、颊、上腭等处粘膜发生单个或多个黄白色如豆大的溃疡。亦称“口疳”“白口疮”“赤口疮”“口疡”。《圣济总录》说:“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盖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土, … 继续阅读口疮的问诊

绛色凸凹肿胀舌黄浮垢苔

【形象】舌红绛肿胀,凸凹不平,间有紫色小片瘀斑。右侧有少量薄黄浮垢苔。 【主病】湿热痰饮上溢;热毒气滞血壅。 【病例】湿热血壅。

中医闻诊之闻声--抽泣

【闻诊】抽泣的特征为:小声地哭。 【临床意义】抽泣一般是由肝气不舒,怀有悲伤、不愉快之事所引起。 【治法】疏肝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腰痛症鉴别诊断

疼痛:是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临床根据患者主诉提供的疼痛部位和性质,可判断出疾病或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气、在血;又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属虚、属实。 腰痛症鉴别诊断 主症特点 兼有症 舌脉 病证 … 继续阅读腰痛症鉴别诊断

肌肉关节痛症鉴别诊断

疼痛:是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临床根据患者主诉提供的疼痛部位和性质,可判断出疾病或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气、在血;又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属虚、属实。 肌肉关节痛症鉴别诊断 主症特点   兼有症 … 继续阅读肌肉关节痛症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