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硬化症:( gushiyinghuazheng )
下面是关于鼓室硬化症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鼓室硬化症是中耳或鼓室慢性炎性疾病迟行性变所留下的后遗症。 |
病理: |
病理特点是鼓膜或鼓室内沉积玻璃样变性物,形状似烟灰或白垩色不规则的小斑。如这些沉积物只局限在部分鼓膜内,听觉多无明显影响,但如出现在中耳内,造成砧骨或锤骨与上鼓室壁愈着固定或镫骨足板包埋于卵圆窗的沉积物内,因活动受限,可导致传音性聋。 |
体征: |
临床表现多有慢性小耳炎的残遗征象,如鼓膜穿孔、萎缩或粘连。 |
体检: |
通过耳镜检查,在鼓膜或鼓室(通过鼓膜穿孔)内发现散在或成片的沉积斑块(鼓室硬化灶)。 |
鉴别诊断: |
通过耳镜检查所见可与耳硬化症鉴别。鼓室硬化症继发于中耳炎症之后,乳突气化多较差,而耳硬化症乳突气化多正常。 |
治疗: |
鼓室硬化症的治疗只是在它影响听力时才有必要。方法是将硬化灶从鼓膜上皮下、鼓室或听骨骨面上剥除。硬化灶与其相邻组织连接总松,易被去除。但邻近组织多有一定程度萎缩,剥离时易被损伤,如鼓膜上皮撕破,听骨骨折或脱位和面神经管骨裂等。所以手术时,要充分估计可能造成更大的鼓膜穿孔面积,应精确选择听骨重建的部位和细心辨识面神经管的标志。鼓室硬化灶去除后可能会再生,这是造成骨重新固定,听力又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对砧锤骨上鼓室固定的宜行锤头切除,砧骨摘除,以免重新固定,同时,在锤柄和镫骨之间放置赝复物,以达到听骨连接,传导声音的目的。镫骨足板固定的,应作镫骨部分切除术,在锤柄-前庭窗间放置活塞式小柱赝复物。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