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 biju )

鼻疽症状_鼻疽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下面是关于鼻疽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鼻疽是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mallei)所致的传染病。
病因:
马、骡、驴是主要传染源,人因皮肤外露或损伤部位直接接触病兽分泌物、排泄物而发病,病菌偶可从眼结膜、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体。鼻疽杆菌革兰染色阴性,无荚膜或动力,对豚鼠或仓鼠具强大毒力,但对小鼠及马类以外的牛、猪等家畜则不致病。
诊断依据:
因临床变化较复杂,本病常不易确诊,可结合下列各点作出判断:①有接触病兽或实验室接触病菌的往史。②分泌物或穿刺液的涂片(荧光抗体染色)、培养和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为确诊依据。③高效价的血清免疫试验,如凝集效价>1:640 和补体结合效价≥1:20,有一定参考价值。④鼻疽菌素皮内试验阳性,大部分病人于病程4周出现阳性反应,可持续数年。
体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呼吸道、皮肤、肌肉等处有蜂窝织炎、坏死和结节性脓肿,有时呈慢性经过,间歇发作,病程迁延可达数年。临床上分急性及慢性两型,急性型的潜伏期平均约4d, 有高热、寒战,感染部位呈蜂窝织炎,进而有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沿淋巴管发生成串结节性脓肿。脓肿溃破后形成瘘管,排出红或灰白色脓液。如鼻部受染,则除蜂窝织炎和坏死外,尚可导致鼻中隔穿孔;如侵犯肺部,可出现肺炎、肺脓肿、脓胸等。全身症状酷似严重伤寒或播散性结核。慢性型的病程常迁延数月至10年以上,有不规则低热、出汗、关节酸痛等,病程中可并发多处脓肿和长期不愈的瘘管;患者可呈恶病质,内脏器官可有淀粉样变性。
鉴别诊断:
鼻疽需与类鼻疽、孢子丝菌病、链球菌性蜂窝织炎、伤寒、播散性结核等鉴别。
预后:
鼻疽的预后较差,急性型未经治疗者的病死率可达90%以上,早期应用抗菌药物后病死率有明显下降。脓肿局限病例的预后较好。
治疗:
隔离病人,对其分泌物、排泄物、敷料等进行彻底消毒,链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氯霉素等对本病均有一定疗效,一般联合采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g,分2次肌注)和磺胺嘧啶(每日50一100mg/kg口服)或四环素(成人每日2g,分4次口服),直至症状消失。脓肿需小心切开引流,以免感染扩散。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