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黄草乌

汉语拼音:Huán Cǎo Wū 性味:味辛;性温;大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黄草乌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黄草乌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黄草乌的功效_黄草乌的用量和禁忌_黄草乌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orrestii Stapf[A.lidiangense Chen et Liu]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丽江乌头的块根。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残茎,多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丽江乌头块根含粗茎乌头碱甲(crassicaulineA),丽乌碱(liwaconitine),展花乌头碱(chasmaconitine),乌头诺辛(aconosine),卡马乌头原碱(cammaconine),8-去乙酰滇乌碱(8-deacetylyun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展花乌头宁(chasmanine),佛氏乌头亭(forestine),佛氏乌头辛(foresticine),滇乌碱(yunaconitine),丽江乌头碱(foresaconitine),即是黄草乌碱丙(vilmorrizaninec),丽江乌任碱(acoforine),丽江乌头辛碱(acoforesticine)丽江乌头亭碱(acpfprestinine),嗜啦乌头原碱(dolaconine),丽日碱甲(liconosine A),3-去羟-8-去乙酰滇乌碱(3-deoxy-8-deacetyl yunaconitine),3α,13-二羟基丽江乌头碱(3α,13-dihydroxyforesaconitine)等生物碱。还含茴香酸(anisic acid)。

汉语拼音:Huán Cǎo Wū

原形态:丽江乌头,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块根胡萝卜状,长约5.5cm,直径1.6cm。茎直立,被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具稍长柄;茎中部以上叶具短柄,叶柄长2-10mm;叶片宽卵形或五角状卵形,长7-12cm,宽7-10cm,基部心形,3深裂稍超过中部或至本身长度4/5处,深裂片近今接,两面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具多数密集的花;花序轴和花梗 密被伸展的淡黄色短柔毛,并混生反曲短柔毛;下部苞片叶状,中部以上苞片长圆状线形;花梗长1-2.5cm;小苞片狭长圆形或线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紫蓝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盔形,宽0.9-1.1cm,基部至喙长1.7-2cm,喙短;花瓣2,无毛,先端向外弯,唇长约5mm,2浅裂,距长约1mm,半圆形,稍向后弯;雄蕊多数,无毛,花丝全缘;心皮5,无毛。u果。种子多数。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100m一带的山地草坡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木里、云南西北部丽江。

性状鉴别:性头脑 鉴别,根圆锥形,长4-5cm,直径1-1.5cm。表面棕色至深棕色,母根具不规则纵皱缩纹及须根痕;子根稍光滑,具少数点状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白色,可见少数深棕色散列的小点。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后生破层为3-4列棕色细胞;皮层细胞5-6列,类长方形,切向排列,石细胞密集。内皮层显着,复合的外韧型维管数个环列,母根的每个维管束的外侧有皱缩的薄壁细胸怀不,子根的复合维管束5-6个。形成层环类长圆形,木质部束导管呈径向或V字形提列。
粉末特征:1.石细胞多,长条形、类方形、

性味:味辛;性温;大毒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镇痛。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性状:性头脑 鉴别,根圆锥形,长4-5cm,直径1-1.5cm。表面棕色至深棕色,母根具不规则纵皱缩纹及须根痕;子根稍光滑,具少数点状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白色,可见少数深棕色散列的小点。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黄草乌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