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半枝

汉语拼音:Bàn Zhī Lián 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 性味:辛、苦,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半枝莲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半枝莲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半枝莲的功效_半枝莲的用量和禁忌_半枝莲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狭叶韩信草、通经草、紫连草、并头草、牙刷草、水韩信、溪边黄芩、金挖耳、野夏枯草、言草儿、半向花、偏头草、四方草、耳挖草、小号向天盏、狭叶向天盏

英文名:Barbed Skullcap Herb, Herb of Barbed Skullcap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

化学成分:全草含红花素(carthamidin),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高山黄钤甙(scutel-la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raric acid),生物碱[1,2]多糖[3]等。另据报道,从地上部分分离得到汉黄芩素(wogo-nin),半枝莲素(scutervulin),半枝莲种素(rivularin),柚皮素(naringenin),芹菜素(apigenin),粗毛豚草素(hispedulin),圣草素(eriodictyol),木犀草素(suteolin),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5,7,-tr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4-羟基汉黄芩素(4-hydroxywogonin),7-闳基-5,8-二甲氧基黄酮(7-hy-droxy-5,8-dimethoxy flavane),对-闳基苯甲西藏(p-hydroxyben-zaldehyde),对-闳基苄基丙酮(p-hydroxybenzylacetone),对-香豆酸(p-coumaric aic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能果酸(ut-solic acid)植物甾醇(phytosterol),植物甾醇β-D-葡萄糖甙(phy-tosteryl-β-D-glucoside)[4]等。

汉语拼音:Bàn Zhī Lián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50cm。茎四棱形,无毛或在花序轴上部疏被紧贴小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的分枝。叶对一;叶柄长1-3mm;叶片卵形、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3cm,宽0.4-1.5cm,先端急尖或稍钝,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边缘具疏浅钝齿,上面橄榄绿色,下面带紫色,两面沿脉疏生贴伏短毛或近无毛,侧脉2-3对,与中脉在下面隆起。花对生,偏向一侧,排列成4-10的顶生或腑生的总状花序;下部苞叶叶状,较小,上部的逐渐变得更小,全缘;花梗长1-2mm,有微柔毛,中部有1对长约0.5mm的针状小苞片;花萼长2-2.5mm,果时达4mm,外面沿脉有微柔毛,裂片具短缘毛,盾片高约1mm,果时高约2mm;花冠蓝紫色,长1-1.4cm,外被短柔毛,花冠筒基部囊状增大,宽1.5mm向上渐宽,至喉部3.5mm,上唇盔太,长约2mm,下唇较宽,中裂片梯形,长约3mm,侧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4,前对较长,具能育半药,退化半药不明显,后对较短,具全药,花丝下部疏生短柔毛;花盘盘状,前方隆起,后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花柱细长。小坚果褐色,扁球形,径约1mm,具小疣状突起。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溪沟边、田边或湿润草地上。

性状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0g,加80%乙醇50ml,置水浴上回流0.5h,趁热滤过。取滤液1ml,加镁粉少许及浓盐酸数滴,渐显绯红色。(检查黄酮类)(2)取(1)项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1-2滴,溶液显墨绿色。(检查酚类)(3)取(1)项滤液4ml,置水浴上蒸干,残潭加5%盐酸5ml,搅拦溶解,滤过。滤液分置3支试管内分别加碘化铋钾试液、碘化汞钾试液、硅钨酸试液各1-2滴,各试管均产生沉淀。(检查生物碱)

性味:味辛;苦;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各家论述:1.《南京民间药草》:破血通经。

归经:归肺;肝;肾经

出处:出自《江苏植药志》

性状:性门面鉴别 全草长15-30cm。根纤细。茎四棱形,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至暗紫色。叶对生,皱缩或卷栩,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长1.5-3cm,宽0.5-1cm,被疏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叶柄短或近无机柄。枝顶有偏于一侧的总状花序,具残存的宿萼,有时内藏四个小坚果。茎质软,易折断。气微,味苦涩。

注意: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通经草、紫连草、并头草(《南京民间药草》),牙刷草(《江苏植药志》),小韩信草、水韩信(《广西药植图志》),小耳挖草(《南宁市药物志》),溪边黄芩、金挖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野夏枯草、方草儿、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耳挖草(《广西中草药》),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福建中草药》),赶山鞭(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狭叶向天盏(福建《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开花时采收,去根,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甾体。

汉语拼音:Bàn Zhī Lián

原形态:半枝莲,又名:狄叶韩信草。

资源分布:生长于池沼边、田边或路旁潮湿处。分布江苏、广西、广东、四川、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贵州、云南、台湾、河南等地。产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辛,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用于癌瘤:取半枝莲1两,水煎两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据36例食管癌、肺癌患者的观察,用药后部分患者有近期症状的改善,但尚未见有根治疗效。另有用半枝莲、白英各1两,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肺癌,对改善症状亦有一定效果。

出处:《江苏植药志》

附方:①治吐血、咯血:鲜狭叶韩信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性状:干燥全草,叶片多已脱落,为带有花穗的茎与枝,长15~25厘米,四棱形,表面黄绿色或紫棕色,光滑,质柔软,折断面纤维状,中空;残留的叶片深黄绿色,多破碎不全,皱缩卷曲,质脆而易脱落;花穗着生在枝端,黄绿色。臭微弱,味微咸苦。

注意: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

摘录出处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

英文名: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

药材基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on [S. rivularis Wall]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Bàn Zhī Lián

性味:辛、苦,寒。

用法用量:15~30g;鲜品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

归经:归肺、肝、肾经。

性状:本品长15~35cm,无毛或花轴上疏被毛。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cm,宽0。5~1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长约1。2cm,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半枝莲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