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葶苈丸
苦葶苈丸治疗什么病?主治功能和作用是什么,具体配方是什么?都有些什么样的功效和作用?苦葶苈丸的治疗效果怎么样?下面对此进行一系列的详细介绍:
《圣济总录》卷八十:苦葶苈丸
【处方】
苦葶苈(纸上炒)39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9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2克 防己30克 赤茯苓(去黑皮)紫苏叶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研)各15克
【制法】
上七味,除杏仁、郁李仁外,余均捣罗为末,再与二仁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水气喘满,小便赤涩,腰腿浮肿,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煎橘皮汤下,一日二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
页首
《宣明论》卷八:苦葶苈丸
【处方】
人参2两,苦葶苈4两(于锅内纸上炒黄色为度)。
【制法】
上为细末,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水湿气,通身肿满不可当者。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葶苈丸”。
【摘录】
《宣明论》卷八
页首
《圣济总录》卷八十:苦葶苈丸
【处方】
苦葶苈(纸上炒)1两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3钱,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钱,防己1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紫苏叶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研)半两。
【制法】
上5味为末,与2味研者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气喘满,小便赤涩,腰腿浮肿,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煎橘皮汤送下,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
页首
以上是关于苦葶苈丸的处方信息、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