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平衡
饮食清淡、少腻少盐是防控高血压的重要一环,也是春季饮食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之下,高血压患者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补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水果、干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荠菜和葱等新鲜蔬菜,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利于血压的调控;多吃甘温食物,如大枣、花生、玉米、豆浆等。总之,要食不厌杂,主副、粗细、荤素合理搭配,做到膳食平衡。
锻炼有度
春季是运动的最佳时节,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在春天这个疾病多发的季节坚持户外锻炼,可增强人体免疫力,不易得病;可改善机体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抑郁,调节心理;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可防骨质疏松;吸入新鲜空气,可改善心脑的氧气供应,增强大脑对心脏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的调节,防止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可外出春游、旷野踏青,可爬山、慢跑和散步。但锻炼一定要有度、有序、有节。
春捂防病
因“倒春寒”的存在,才有春捂之说。高血压患者更应春捂,以利于血压的调控。如果捂得不及时,感冒就会缠身,对高血压患者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捂要适度、适时,切忌千篇一律。对调节能力较差的老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说,衣着不宜单纯地求捂,而应根据气候变化添减衣服。特别要戴好帽护好脑,穿好背心护好背,鞋袜宽松护好脚,即“抓好两头,带好中间”。
补充水分
许多营养物质要溶于水才能被吸收,许多代谢产物也要通过水,才能经肠道和肾脏排出体外。而春天多风少雨,气候干燥,缺乏水分,会使血液黏稠,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导致心梗和脑梗的发生。故高血压患者每天要补充不少于2500ml升的水分,以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消除春困
春季高血压患者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但也不能起得太早,“闻鸡起舞”的古训已经不可取了,而应提倡与日俱兴,以顺应自然升发之阳气,强身健体。注意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对消除春困十分有益。专家提倡,每天午睡半小时可消春困。睡眠充足了,才利于血压的调控,防止脑中风的发生。
近年来,经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过度深呼吸会诱发心脑血管收缩,有致命的危险,心肌梗塞、脑溢血和其他意外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深呼吸有关。因此,专家建议,对已经发生动脉硬化,尤其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深呼吸锻炼。
退步走
退步走或退步跑可以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改善人体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炼时喜欢退步走。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退走或跑都会使心血管不堪重负。同时会使颈部转向,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对老年人来说,偶尔一次退步走,不会有碍健康,但不宜经常进行。
喝盐水
生理学研究认为,睡眠中呼吸、排汗等生理活动仍在进行,并消耗许多水分。早晨起床时,血液呈浓缩状态,喝盐水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感到口干。同时,清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使血压升得更高,对健康不利。专家建议,晨起喝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不仅能补充丢失的水分,还能有效地稀释血液。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