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为体质指数法(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的平方(米为单位),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千克/米2)。当BMI为18.5千克/米2以下时为消瘦,当此指数在18.5~23.9千克/米2的范围内是正常,在24.0~27.9千克/米2为超重,28.0千克/米2以上为肥胖。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对很多中老年人不太合理,很多中老年人因为驼背、骨关节炎等原因身高比年轻的时候明显变矮,会导致BMI偏高。因此,如果您还记得您30~40岁时的净身高(不穿鞋时),可以用当年的身高和现在的体重来评估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
提到控制体重,人们常常以为是年轻人的事,事实上多项大型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人口中肥胖患病率最高的人群为45~65岁的中中老年人。调查显示体质指数(BMI)与死亡率呈J型曲线,BMI在20~25时死亡率最低,而BMI〉30时死亡率明显增加,BMI〉40时这条曲线急速上升。肥胖者心脏负担加重、肺活量降低,呼吸浅而快,引起体内气体交换量不足,体内二氧化碳潴留,使肥胖者感觉疲劳、气短,稍一活动就心慌、气喘、出汗。过度肥胖者常常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疾病、骨关节疾病密切相关。肥胖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体重正常者高5倍,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3倍。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大城市糖尿病发病率已超过3%。80%新发糖尿病人为超重或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更大。60岁以上的肥胖妇女约有1/3可能患胆囊疾病,为体重正常者的7倍。因此,对于体重过高的中老年人,应按照科学的方法控制体重,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从长寿的角度考虑,“有钱难买老来瘦”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体重是反映人体健康的敏感指标,对中老年人尤其如此。如果长期体重过低,小编建议中老年人士适当补充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帮助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远离疾病伤害。没有疾病困扰,则表明食物摄入不足,属于慢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抗病力和康复能力降低。如果没有原因体重突然下降或持续缓慢下降则应检查是否患有某种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甲亢、糖尿病等,应及时进行治疗。
首先,每个老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健康体重。为了维持健康体重,如果BMI值小于正常范围低限,就应该增重;如果大于正常范围高限,就要减重。其次,每周、至少每月要测定一次体重。健康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进食量和运动量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经常了解自己的体重,经常检讨和审视自己的饮食和运动行为,适时不断调整饮食和运动量,适量补充汤臣倍健果蔬纤维片,努力保持在健康体重范围内。
保持健康体重的核心是吃动两平衡,是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达到平衡。对肥胖老人,荤食甜食莫贪吃,油脂千万别过量,饮食要清淡,运动要坚持;对消瘦老人,增加餐次,吃点零食,适当运动,心宽体胖。
提到控制体重,人们常常以为是年轻人的事,事实上多项大型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人口中肥胖患病率最高的人群为45~65岁的中中老年人。调查显示体质指数(BMI)与死亡率呈J型曲线,BMI在20~25时死亡率最低,而BMI〉30时死亡率明显增加,BMI〉40时这条曲线急速上升。肥胖者心脏负担加重、肺活量降低,呼吸浅而快,引起体内气体交换量不足,体内二氧化碳潴留,使肥胖者感觉疲劳、气短,稍一活动就心慌、气喘、出汗。过度肥胖者常常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疾病、骨关节疾病密切相关。肥胖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体重正常者高5倍,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3倍。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大城市糖尿病发病率已超过3%。80%新发糖尿病人为超重或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更大。60岁以上的肥胖妇女约有1/3可能患胆囊疾病,为体重正常者的7倍。因此,对于体重过高的中老年人,应按照科学的方法控制体重,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从长寿的角度考虑,“有钱难买老来瘦”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体重是反映人体健康的敏感指标,对中老年人尤其如此。如果长期体重过低,小编建议中老年人士适当补充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帮助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远离疾病伤害。没有疾病困扰,则表明食物摄入不足,属于慢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抗病力和康复能力降低。如果没有原因体重突然下降或持续缓慢下降则应检查是否患有某种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甲亢、糖尿病等,应及时进行治疗。
首先,每个老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健康体重。为了维持健康体重,如果BMI值小于正常范围低限,就应该增重;如果大于正常范围高限,就要减重。其次,每周、至少每月要测定一次体重。健康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进食量和运动量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经常了解自己的体重,经常检讨和审视自己的饮食和运动行为,适时不断调整饮食和运动量,适量补充汤臣倍健果蔬纤维片,努力保持在健康体重范围内。
保持健康体重的核心是吃动两平衡,是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达到平衡。对肥胖老人,荤食甜食莫贪吃,油脂千万别过量,饮食要清淡,运动要坚持;对消瘦老人,增加餐次,吃点零食,适当运动,心宽体胖。
“中老年人体重稍高一点”指中老年人的BMI值宜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偏高的一侧,即21~23.9千克/米2,这样的老人骨密度较高,死亡率较低,而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低一些。美国学者报告,在对600万人进行了40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稍胖者(超过标准体重10%~15%)寿命最长,死亡率最低。此外,体重偏高的中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皮下脂肪稍多的中老年人,抗寒、抗病能力较强,在临床上也见到当需要外科手术、化疗或放疗时,皮下脂肪多的中老年人比瘦弱的中老年人更能坚持。而瘦弱的中老年人皮下脂肪少,耐寒能力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也弱。当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传染病发生时,他们的发病较高,预后也差。因此,提倡中老年人体重应稍高一点好。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