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性味苦,凉.入肝、脾经。主要治疗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等病症,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马鞭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食用方法。
1、清热解毒
马鞭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对于治疗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病症有一定的作用。
2、活血散瘀
马鞭草入肝、脾经,善于活血散瘀,对于治疗症瘕、痈肿疮毒,血瘀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病症有一定的作用。
3、利水消肿
马鞭草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对于治疗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痢疾有很好的作用。
4、消炎止痛
马鞭草的水及醇提取物对滴人家兔结膜囊内的芥子油引起的炎症有消炎作用.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家兔齿髓电刺激法),在给药后1小时开始,3小时后消失。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