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违拗症的介绍
本文提供关于违拗症症状的系列资料,供患者和医生查询使用,期中包括违拗症的症状反应、违拗症的病因和病机、违拗症症状检查、违拗症的预防和治疗等资料信息。
指患者对于别人提出的要求没有相应的行为反应,而且表现出无意的、不自主的对抗。
-
病因病理
-
违拗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违拗症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特别是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时的木僵状态下,还见于反应性精神病、抑郁症和智力障碍的患者中。И.П.巴甫洛夫曾用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常相来解释这种现象,即兴奋性的刺激却引起了抑制性反应,或反之。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这是“恋母情结”的表现。K.克莱斯特根据违拗症患者在好转后,多诉说胸前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而认为它与焦虑、恐惧有密切关系。有的学者认为,违拗症在许多儿童身上有所表现,正常儿童可有这种违拗表现的阶段,而低能儿童的表现则更为突出和持久。
-
症状检查
-
违拗症应该如何诊断?
主要有两种表现:
1、主动性违拗:病人做出与对方要求全然相互的动作,如医生要求病人张口检查时,病人却反而紧紧地闭嘴,当要他闭嘴时,他却张开嘴,要他伸出手来时反而将手缩回去。
2、被动性违拗:此时病人对别人的要求一概加以拒绝,不肯履行要求他做的事。这两种违拗症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
鉴别
-
违拗症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违拗症是指对各种外来干扰的无意识对抗,因而不能把有目的、有意识的拒绝与不合作行为误认为是违拗症。
-
预防
-
违拗症应该如何预防?
违拗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相当正常但却令人痛苦的行为,在孩子的第2年中至少会持续6个月。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阶段可以说是青春期的预演。在他们简单的人生当中,宝宝第一次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 孩子拒绝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是完全正常的。他这么做并非有意让你生气或是故意违抗你的意旨。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一个个体,他正在尝试自己做决定的能力。
既不要过多地干涉宝宝做什么,也不要催促他做什么。尽可能地多说些有趣的事情来引逗他去按你的意思去做。家长固然是要制定些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矩,但是要仔细考虑这些规矩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如果发现自己对孩子说“不行”的时候大大地多于“行”,就可能是你制定的规矩太多了。另外,如果家长一味地妥协,孩子就会被宠坏。所以,关键是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均衡。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