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宫闭经的介绍

  本文提供关于子宫性闭经症状的系列资料,供患者和医生查询使用,期中包括子宫性闭经的症状反应、子宫性闭经的病因和病机、子宫性闭经症状检查、子宫性闭经的预防和治疗等资料信息。

  子宫内膜受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刺激而有周期性改变,当子宫内膜剥离脱落时即有月经来潮,因此,在先天性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损坏或子宫切除的病例,即使卵巢功能健全,性激素分泌正常,也无月经来潮,这种闭经的原因在子宫,故又称子宫性闭经。

子宫性闭经的症状介绍_子宫性闭经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医学资源分享网

病因病理


子宫性闭经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环境变迁、精神创伤、过度劳累、体重骤增骤减、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手术等。有产后或流产后失血史、感染史、休克史;用过避孕药。


  引起子宫性闭经的常见疾病有:


  (一)子宫内膜损伤或粘连综合征常发生在人工流产后、产后出血或流产后出血刮宫以后,多是由于刮宫过度,损伤了子宫,造成宫腔粘连,出现闭经。


  (二)子宫内膜炎 最常见的导致闭经的子宫内膜炎是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其他流产后或产后严重的子宫内膜炎也可发生闭经。


  (三)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 由于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或不发育而致子宫发育不全或不发育,往往表现为原发性闭经。


  (四)子宫切除后或子宫腔内放射治疗后因生殖道疾病切除子宫后或因某些子宫恶性肿瘤经腔内放射治疗破坏子宫内膜后而出现闭经。

症状检查


子宫性闭经应该如何诊断?


  (1)先天性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属原发性闭经,因有正常的卵巢功能,因此,这些病人的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发育良好,细胞遗传学检查性染色质为阳性、核型为46XX。


  (2)子宫内膜损坏或子宫切除:如子宫内膜因受放射治疗破坏、刮宫过深或吸宫负压过高等,造成宫腔粘连所引起的闭经称Asherman氏综合征。严重感染如结核感染、产后或流产后感染等可损害子宫内膜。哺乳时间过长可使子宫内膜过度萎缩,甚至消失。


  (3)子宫内膜反应不良: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分泌的性激素不起反应,无周期性改变,故无月经。

鉴别


子宫性闭经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子宫性闭经的鉴别诊断:


  1、卵巢性闭经:卵巢是提供卵子的器官。有卵泡发育的周期,生殖道通畅,随之可出现月经。没有卵子的发育,也就没有月经,此类闭经称为卵巢性闭经。其原因可因先天卵巢发育不全而无卵子,或因后天多种原因卵子耗竭而闭经。前者为原发性卵巢性闭经;而后者为继发性卵巢性闭经,亦称为卵巢早衰。


  2、垂体性闭经:正常月经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前叶和卵巢功能之间相互调节而控制的。任何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导致下丘脑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以及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GnH)的功能低下或紊乱,从而影响卵巢功能引起3个月以上的停经时,称之为下丘脑-垂体性闭经(hypothalamic-pituitary
amenorrhea)。


  3、下丘脑性闭经:正常月经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前叶和卵巢功能之间相互调节而控制的。任何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导致下丘脑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以及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功能低下或紊乱,从而影响卵巢功能引起3个月以上的停经时,称之为下丘脑-垂体性闭经。





预防


子宫性闭经应该如何预防?



  1、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注意营养,进食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饮食。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精神舒畅。


  3、解除患者顾虑,积极治疗原发病,贫血、结核或其他内分泌疾病所致者,请专科诊治。


  4、处女膜闭锁或阴道闭锁所致者,手术治疗。


  闭经的食疗通常可选用:


  1)茜草根60克。水煎,日服二次。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解郁。


  2)绿茶25克、白糖100克。用开水将绿茶、白糖冲泡一夜,次日晨一次饮下。  功效:理气调经。


  3)丹参60克、红糖60克。同煮,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养血调经、活血祛瘀。


  4)鲜姜黄20克、黄酒50毫升、鸡蛋2枚。把鸡蛋煮熟剥皮后,与鲜姜黄同煮20分钟,用黄酒送服鸡蛋。每日一次,连服4~5日。  功效:温宫行瘀。


  5)鸡血藤30克、白砂糖20克、鸡蛋2枚。将鸡血藤、鸡蛋同煮至蛋熟,然后去渣与蛋壳,在药液中放入砂糖,待白砂糖溶化后,顿服。每日一次。  功效:行气补血。


  6)常春果200克、枸杞子200克、好酒1500毫升。将常春果、枸杞子捣碎,盛于瓶中,随之倒入好酒浸泡7日。每次空腹服1~2杯,每日三次。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