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_繁殖技术田间管理

香薷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中药材种植是中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中药种植和栽培技术一般有选地、选种育苗、移栽、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中草药生长期间每一步骤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草药生长不良,尤其是名贵中药材。下面是关于香薷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及田间管理、繁殖技术等资料,同时害虫防治、采收与加工均都提供有力的资料供大家参考使用。

  【概述香薷为常用中药材。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疼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暑季常用之品。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splendens Nakai ex F.Maekawa的全草。主产江西,而河北、山东、河南、浙江等地亦有分布。多为栽培。此外,尚有石香薷Moslachznensismaxim.,名青香薷,均为野生,主产广西、广东、湖南等省。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草丛中,喜温暖气候,江西产为栽培品。

  【种植技术

  选地:香薷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碱土、沙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前茬谷类、豆类、蔬菜为好。

  整地:翻地20厘米,翻前施入农家肥,垄作行距40厘米~50厘米,或作成平畦。由于种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细。

  播种:用种子繁殖,谷雨前在垅上条播,开沟深约3.5cm,均匀播人沟里,覆土1.5cm,轻轻镇压。每667O播种量0.5~0.75千克,两周左右出苗。苗高4~7厘米,按株距4~7厘米定植。6月可追肥1次,用稀释人粪尿或氮肥,施后浇水。

  【栽培管理】苗出齐后及时间苗,株距2厘米~5厘米;垄作的要及时中耕除草;撒播的、小行距条播的要及的人工拔草,也可用拿扑草净或禾草克化学除草剂防治禾本科染草;地力较高的地块可以不追肥,地力差的在苗高15厘米造硝酸被一次。干旱适当灌水。

  【收获与加工】一般春播7月采收,夏播者9月采收。当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扎成小把,晒干即可。

  【药材形状】全草长40~65厘米。茎方柱形,直径1~3毫米,基部紫红色,上部黄绿色或暗绿色,密被白茸毛,节明显,节间长4~7厘米。叶对生;多皱缩或脱落,灰绿色或暗绿色,叶片展开后呈长卵形,边缘有疏齿。穗状花序顶或腋生,偏向一侧,苞片宽卵形,花萼宿存,先端5裂,密被毛茸。小坚果4枚,近卵圆形。质坚易碎。气清香,味凉而微辛。

最近更新时间:2018-11-13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