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异常勃起:( yinjingyichangboqi )

别名:
强中
,
阳强
,
强阳
,
阳强不倒
,
阳举不倒
,
茎强不痿
,
玉茎长硬不痿
,
阳茎挺长
,
阴纵
,
阴纵不收
,
阳物挺长不收
,
阴挺
,
肾漏者

下面是关于阴茎异常勃起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以阴茎挺举,逾时不倒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病因:
(1)情志所伤情志不遂,抑郁伤肝,肝失疏泄,或大急暴怒,气逆伤肝,肝疏泄过度,气机紊乱,导致肝经实火,循经下扰,宗筋热盛,则可发生阳强不倒,此即《类证治裁》所谓“阴纵不收,肝之筋伤热”是也。
(2)饮食不当终日善饮啖肥,膏脂厚味,以酒助兴,嗜酒成癖,以致酿生湿热,蕴结于肝经,循经下注,热毒内伏,炽于宗筋,热毒妄动难抑,则玉茎坚举不收。
(3)药石所伤为提高性欲,嗜温补壮阳,终致相火过旺,或用丹石房术取快一时,热药积于肾中,致热毒伤及宗筋,阳举不倒。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夫强中病者……由少腹五石,石热住于肾中,下焦虚热。”
(4)纵欲过度新婚性欲亢奋,妄施兴举,交合无度,或持续手淫,阴精耗损,不能抑制相火,发为强中,挺而不收。
(5)跌打损伤不慎跌扑,腰骶或阴部外伤,瘀血阻滞于玉茎络脉,或阳强经久不愈,瘀血停聚,茎络被阻,亦可引发或加重阴茎异常勃起。
病机:
在阳强的各种致病因素中,皆有热毒之存在。如肝气郁结,郁久可化热;暴怒伤肝,起亟可致热;酒浆汤醛、肥甘厚味,可酿生热毒;三鞭参茸、房术五石,可致肾中积热;恣情纵欲,肝肾阴伤,可致相火亢奋;跌打损伤,瘀久生热等等,而各种因素均可致阴茎脉络瘀阻,所以热毒瘀血阻于宗筋是阴茎异常勃起的病理基础。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男子性交时气血循络脉充盈于宗筋,阴茎怒、大、坚、热,交合事毕则气血归于经脉,阴茎弛软。若因情志、饮食、药石、房劳及跌仆等因素所伤,或败精瘀血阻于宗筋,则致阴茎久挺不收。其坚挺不衰,则更可致瘀血加重。所以,茎络瘀阻是阴茎异常勃起病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病理转归。阴茎异常勃起是一种急症,发病后一般不会自行缓解。这时病人常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困难,往往需导尿才能使膀胱排空。中医认为,足厥阴肝经循行于阴器,肝之经筋结于阴器、络诸筋,故肝主宗筋。若肝经热盛,络脉瘀阻,则宗筋纵挺不收。所以,阴茎异常勃起的病位多在肝,病性多为实证、热证,肝经脉络瘀阻是本病的病机特点。
诊断: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本病有虚实两端,虚者多因房劳过度,肝肾阴亏,相火偏亢,或妄服温肾壮阳之品,消灼肾阴,阴虚阳亢而致;实者多因肝经火盛,湿热蕴蒸,或跌打损伤,致瘀血停滞而致。
2.明辨病位:病因病机不同,病位亦异。情志所伤,肝经实火,病位在肝;膏粱厚味,嗜酒过度,酿生湿热,循肝经下注宗筋,病位在肝;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肝筋,病位亦在肝。参茸、五石所伤,肾中积热,病位在肾;恣情纵欲,相火亢奋,病位在肝肾。本病发病多与肝有关系,但切勿一概认为病位在肝。
(一)肝经火盛证
1.临床表现:阴茎持续勃起疼痛,纵挺不收,伴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舌质红绦,舌苔干黄,脉弦而有力。
2.证候分析:肝之经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肝之经筋结聚于前阴,肝主宗筋,肝经火盛,烧灼宗筋则阴茎胀硬不休,持续勃起,疼痛不止。肝经火旺,疏泄失职,则烦躁易怒;火邪循肝经支脉上的,则面红目赤;耗的津液则口干;肝与胆相表里,肝经实火燔灼,胆汁上递,则口苦;肝火上炽则目眩;胆经循行于耳,肝胆火盛则耳鸣。舌红绛、苔干黄、脉弦而有力均为肝经火盛之征象。
(二)肝经湿热证
1.临床表现:阴茎长硬不衰,颜色晦暗,肿胀疼痛,伴阴囊湿热,口干不欲饮,肢体困倦,汗出粘腻,排尿困难,小便黄赤。舌红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2.证候分析:肝脉绕阴器,肝经湿热,循经下注,熏炽于宗筋,则阴茎长硬不衰,肿胀疼痛,病久则颜色晦暗。湿热下注,则阴囊潮湿而热;湿热之邪阻于下焦,水道不通,则排尿困难、小便黄赤;湿热薰蒸于里,则汗出粘腻;津不上承则口干不欲饮;湿热之邪粘腻留滞于四肢,则肢体困倦;舌质红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均为肝经湿热之征象。
(三)阴虚阳亢证
1.临床表现:阴茎坚挺不倒,硬胀疼痛,或交接后仍坚挺不收,可伴见流精不止,睾丸发胀疼痛,潮热盗汗,心烦少寐,腰膝酸软,颧红口干,小便困难短少。舌红苔少,脉细敷。
2.证候分析:肝肾阴亏,无以制火,相火偏亢,热扰宗筋,则阴茎坚挺不收,硬胀疼痛。多缘房事不节、淫欲过度。相火扰动精室则流精不止;虚火的液,血液粘滞不行则睾丸发胀疼痛;内热迫蒸则潮热盗汗;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致心火亢盛,故心烦少寐;虚火上浮则颧红;虚热伤津则口燥咽干;阴虚津少,无以排泄,故小便困难短少。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肾府空虚则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阳亢之征象。
(四)茎络瘀阻证
1.临床表现:阳物强硬,久而不倒,茎肿而皮色紫暗,刺痛难耐,可兼见少腹拘急,尿涩而痛,烦躁不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
2.证候分析:本证候可由跌扑损伤、茎伤血瘀而致,亦可由其他证候发展而来,瘀血阻于阴茎络脉,血滞而不归经,则见阳物强硬,久而不倒;瘀久则茎肿而皮色紫暗;络脉不通,则刺痛难耐。茎络阻滞,经脉失和,则少腹拘急;败血阻窍,气化不利,则尿涩滞不爽疼痛;瘀久热扰则烦躁不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沉均为瘀血内阻之征象。
类证:
1.阴茎易举:阴茎易举是指在性刺激或无明显性刺激情况下,阴茎经常勃起,在射精后或注意力转移后可自行消退,中医又叫阳物易举。其与阴茎异常勃起的不同点在于无阴茎持续性痛性勃起,可自行消退。阴茎易举多为生理性勃起,亦可见于某些疾病。如垂体lh分泌瘤、睾丸间质细胞瘤等,可同时有性欲亢进。
2.不射精症:不射精症,中医又称“精不射出”,指同房时无精液排出。现代医学则指性兴奋正常,阴茎勃起功能良好,性交活动亦正常,但不能达到性欲高潮,即无射精快感终至不能在性交结束时射精的病症。不射精症与阴茎异常勃起的区别:不射精症是久交不泄,阴茎勃起较久,但移时即软缩;强中症是能泄精,但阴茎长时间勃起坚挺,有的达数天或数十天以上。两者不能混淆,病理与治疗均有差异。
治疗:
本病多为热证、实证,亦可见本虚标实证,病久则有瘀血内停,治疗应紧紧围绕病机及病理转化,以解毒软坚、化瘀通络为法。
(一)肝经火盛证
治法清肝泻火,化瘀软坚。方药当归龙苔丸加味。方用全当归、龙胆草、芦苔入肝经,清泻肝经火邪;辅以黄连、黄芩清心肺之火,黄柏泻下焦相火;栀子仁清泻上、中、下三焦火邪,并引火邪从二便而出;佐以炒酒浸大黄凉血活血;木香、麝香行气开窍,灵通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化瘀软坚之功。酌加赤芍、虎杖、元胡、川楝子、水蛭等活血化瘀疗效更佳。 
(二)肝经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散瘀软坚。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方用龙胆草清泻肝火;柴胡疏肝达郁,助龙胆草之清泄;山栀子清泻三焦火邪;车前子、泽泻、木通清热利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使上焦通宣则下焦通利而不郁;苦寒直折,易伤肝气,佐以当归、生地补血养肝,且可凉血活血。诸药合用,共奏清泻肝经湿热之功。可酌加赤白芍、桃仁、红花、炙甘草、黑豆等,以活血散瘀通络、缓急止痛解毒。
(三)阴虚阳亢证
治法滋肾养肝,泻火软坚。方药知柏地黄汤合大补阴丸加味。方中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龟版、猪脊髓滋补肝肾之阴;壮丹皮、泽泻、获茯苓热利水,防滋腻太过;知母、黄柏泻偏亢之相火,若酌加龙胆草、柴胡、木通苦寒直折相火,加王不留行、地龙、水蛭行枯滞之血则更佳。 
(四)茎络瘀阻证.治法化瘀通络,活血软坚,消肿止痛。方药虎杖散合红花散瘀汤加减。虎杖微苦入肝经,活血通络止痛;麝香通下窍以活血;当归尾、红花、苏木、乳香、大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僵蚕、连翘、贝母散结解毒;穿山甲、皂刺通经活络止痛。可酌加王不留行、川牛膝、水蛭、地龙以活血;加黑豆、柴胡、木通、车前子以增强清热、消肿、解毒之力。
二、单验方治疗
1.引火两安汤:玄参30g,麦冬60g,丹皮15g,沙参30g,黄连3g,肉桂3g。水煎服。清心补肾,迅解心肾二火。用于心肾二火齐动之阳举不倒。
2.猪肾荠苨汤:猪肾1只去脂膜,大豆1升,荠苨90g,人参60g,磁石60g碎,知母60g,葛根60g,黄芩60g,括蒌60g,甘草60g,石膏90g。水煎服。解肾中石热,用于服用五石之强中。三、药物外治
1.缩阳丹:水蛭9条,入水盆养至七月七日,取出阴干,称有多少,麝香、苏叶三味各等分,研细未,蜜和为饼,用少许擦左脚心,立刻阳缩。
2.芒硝120g,两手捧住,任其流水,阳自缩。
3.丝瓜汁调五倍子未敷之即愈。
中药:
根据证候,可选用下述中成药治疗。
1.丹栀逍遥散:每次1袋,每日2次。
2.泻青丸清泻肝火,每次1丸,每日2次。
3.龙胆泻肝丸:每次1袋,每日2次。
4.知柏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
5.大黄zhe虫丸:每次1丸,每日2次。
6.血竭散:每次半袋,每日2次。
针灸:
治疗阳强的常用穴为蠡沟、照海、气海、丰隆、八髎、三阴交、关元、肾俞,根据辨证可加减应用。
1.方法一:取穴太冲、三阴交、行问、肝俞、胆俞。方法施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适应证用于肝经实热、相火亢盛所致之阳强,以达清泻肝火之功用。
2.方法二:取穴肝俞、太冲、少府、内庭、神门。方法以泻为主,留针30分钟。适应证用于肝经实火所致之阳强,以清泻肝火。
3.方法三:取穴行间、太冲、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方法施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适应证用于阳强之肝经湿热证候,以平肝泻火、清利湿热。
4.方法四:取穴大溪、气海、照海、行间。方法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适应证用于阳强之阴精亏少、肾火亢盛证候,以达滋阴降火之功用。
5.方法五:取穴太溪、水泉、行间、太冲、中极、曲骨。方法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适应证用于阳强之阴虚阳亢证候者,以达滋阴清热之功用。
6.方法六:取穴秩边、三阴交。方法施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适应证用于阳强之瘀血阻络证候者,以达活血通络之功用。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