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恶性肿瘤:( yindaoexingzhongliu )

阴道恶性肿瘤症状_阴道恶性肿瘤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癥瘕

下面是关于阴道恶性肿瘤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初期病人无症状,肿块存在无痛苦,经水、带下异常而不影响起居,属正盛邪实。中期肿块增大,积冷结气。冲、任、督、带受损,脏腑功能衰减,形体日渐瘦弱。赤白带下,为邪盛正虚,邪正相持阶段。晚期肿块转移,坚硬如石。崩中漏下,赤白黑带,腐臭不可近,面黄肌瘦。削骨而立,不久即困卧,此时以正不胜邪为主。
病机:
本病多由情志抑郁、饮食内伤、肝脾受损,或房劳伤肾,感受邪毒、湿热蕴久化毒,致气滞血瘀、恶气乃生,癖内着而生。
诊断:
本病以阴道恶性包块为主证,临证应视包块的大小、质地,以及病情的久暂作综台分析,参合伴见症状、舌质、舌苔、脉象进行认证,重点辩其病变在气、在血、属痰属湿,并应注意辨识病程中的变证和鉴别邻近其它器官的包块特征。
1.肝经湿热
主证:带下赤白,黄浊有臭味,阴道流血淋漓,心烦口苦,胸闷胁胀,纳少咽干、舌红苔腻,脉弦细。
分析:本证见于肿瘤初中期,为情志不爽,肝郁气滞犯脾,生湿化热所致;或由忽视卫生,感受湿热之邪,伏于肝经,循经下注所致。湿热蕴结伤及任、带、血络故见带下赤白,阴道流血;湿热气渍,肉腐成脓,气血受损,故带下黄浊有臭味;肝气不舒、湿热困阻,故心烦口苦,胸闷胁胀;肝胆相表里,肝郁胆热液泄上泛伤津,故咽干口若;肝脾不和,运化失职则纳少、舌脉为湿热内蕴之象。
2.气滞血瘀
主证;神疲乏力,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肌肤甲错,包块坚硬,弥漫推之不移,疼痛拒按,阴道流血,五色带下,味秽臭,二便不畅,尿少色黄.脉细涩,或弦细,舌紫暗有瘀斑。
分析;本证属中晚期。因气机受阻,血行瘀滞,凝结成块故积块坚硬不移,痛而拒按;脉络不通,血运失常。外不荣肌肤,上不荣面故见面色晦暗,肌肤甲错;气滞血瘀。神形失养故见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气滞血瘀波及溺窍、谷道故有二便不畅;气血瘀滞积结生热故见尿少色黄;舌脉为气滞血瘀之象
3. 湿热郁毒
主证;阴道流血,倦怠乏力,赤白带下,或五色带下,腐臭难闻,尿黄灼热,便秘,阴痛,腹痛,伴腹水,口干苦不欲饮、舌暗,脉弦滑或滑数。
分析;证属湿热凝聚化瘀成毒所致。湿阻气机。故肢倦乏力;湿热化毒灼伤阴络故阴道流血,带下赤白;湿热蕴结化毒,肉腐成脓,故五色带下,腐臭难闻;湿热阻滞,邪毒郁滞,水湿内停积于腹中则有腹水;湿热蕴结,气血运行受阻,故有阴痛、腹痛;湿热中阻,胆热液泄.故口苦,气滞血瘀则口干不欲饮;舌脉为湿热内蕴成毒,气滞血瘀之象。
4. 肝肾阴虚
主证:阴道流血,色红量少,便干尿赤,带下赤白,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手足心热,腰腿酸痛、舌红苔少或光剥,脉弦细。
分析:本证多见癌肿扩大或已扩散。久病伤阴,毒热瘀结,损伤血络故阴道流血色红量少,肝肾亏虚外府失荣故腰腿酸痛;阴虚内热灼烁阴液故手足心热,舌脉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疗:
本病的中医药疗法以活血化瘀、攻坚破积、解毒除湿为原则、但具体运用又需视证的主从而立法;一般本病初起,正盛邪实者应以手术切除为主,伍用中药破瘀消症之品而治之;中晚期视病情,或以攻为主,以补为辅,或攻补兼施,把握分寸‘衰其大半而止”。同时注意应用放疗、化疗及其它方法治疗。
一、辨证选方 
1. 肝经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30g,柴胡15g,栀子15g,黄芩15g,生地15g,甘草10g,泽泻 15g,木通 10g,车前子 10g,当归 15g。半技莲 15g,败酱草 15g,茯苓10g,薏米 10g。舌暗加三棱;口苦心烦加赤芍、茵陈。
2. 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散积。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 30g,茯苓10g,赤芍 15g,桃仁 15g,丹皮 15g,当归 20g,川芎15g,莪术20g,鸡血藤15g,三棱、元胡、川楝子、厚朴、干漆、龙葵各10g,黄芪、鸡血藤、土茯苓、生龙牡各l5g、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3. 湿热郁毒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双花20g,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各15g,天葵10g,土茯苓10g,瞿麦15g,半枝莲15g,当归15g,川芎15g,乳香10g,没药10g,白花蛇舌草15g,鱼腥草15g。
4. 肝肾阳虚
治法:滋补盯肾,解毒消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味、知母20g,黄柏20g,熟地25g,茯苓15g,山茱萸25g,山药50g,泽泻15g,丹皮20g,草河车15g,大小蓟各10g,半枝莲20g,甘草10g。  二、专方验方
(一)外洗方
1. 三品方:白砒 45g,明矾 60g,雄黄 7.2g,没药 3.6g。研细末混合制成 5分硬币大小(厚2mm ,重0.2g)的三品饼,紫外线消毒备用,患者卧于妇科检查床,消毒阴道,先用凡士林油纱条保护好阴道及穹窿部的未破损处。在肿物上贴敷三品饼,5~7天后有坏死组织脱落,待三品饼吸收后,组织脱落前敷换中药“双紫粉”(紫草、紫花地丁、草河车、黄柏、草莲草各30g,冰片少许其为细末高压消毒);应在月经后5~7天至月经前5天用药;本法消毒、抗癌消肿、祛瘀。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2. 黄蜈散 1号:黄柏 64%,轻粉 13%,蜈蚣7%,冰片 3%,麝香 0.7%,雄黄 12.3%、分别研末过100目筛,混匀备用,用无菌尾线棉球,蘸药粉1g左右用长柄镊子送入阴道病损处;轻症1周1次,重症1周上药2~3次。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二)内治方 
1. 抑癌片:生马钱子、天花粉、重楼各5斤,甘草1斤、马钱子去皮,香油炒至酥脆,与其它三味药共为细面加淀粉打成片剂,每片 0.3g,内取日 3次;初起每次 3片,无不良反应增加每次5片,不分疗程、持续服药。多数体力增强,食欲增加;服药过量或过久,有手脚发紧的症状,停药后消失、本方解毒消肿化瘀。
2. 掌叶半夏方:掌叶半夏适量,制成内服片剂;口服,每天3次,总量约合生药60g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抗癌作用。
(三)防治放疗、化疗毒副反应方 
恶性肿瘤的化疗,放疗后常易出现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如局部疼痛、粘连、组织坏死、全身血细胞、血小板减少,消化功能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应用中草药方剂预防和治疗这些毒副作用有良好的效果、下述方剂可供选用。
l. 参芪防毒汤:黄芪、党参各3og。五味子、补骨脂、炒白术各15g,麦冬20g,当归、茯苓、陈皮、清半夏各12g,水煎,每日一剂分2~3次口服,于化疗前三日开始服用。本品具有扶正抗癌、补阴养血、行气燥湿、健脾和胃止呕、化瘀散结之功能,能够防止化疗带来的毒副反应。使化疗顺利完成。
2. 养血升白饮:党参、黄芪、当归、熟地、女贞子、鸡血藤、土茯苓各15g,焦白术、补骨脂各10g,炙山甲、生甘草各6g,焦山植、焦神曲各9g,阴虚加生地、龟版各15g;阳虚者加巴戟、仙茅各12g;心血不足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各12g;湿热者加黄柏、泽泻各10g、本方具有补气健脾,平衡阴阳,活血解毒之功效、用于因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三、其它疗法
1. 涂擦法:莪术油软膏涂擦,每次放疗后,将此膏涂于放射部位晾干,嘱患者作宽大内裤防止紧贴皮肤;适用于放射治疗的皮肤烧伤。
2. 中药注射法:①核葵注射液,每次4ml,每日 1次,肌肉注射,30天为一疗程、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作用。②10%鸦胆子加于消毒阴道后,用5ml的高压注射器接上针头.根据病灶,于瘤体处分点注射,每周2次,每次5~10%鸦胆子油4~8ml,注射后,视病灶脱落、坏死、新生情况,停止用药、具有脱落坏死癌组织;去腐生新之功效。
中药:
1. 子宫丸:本品具有活血化瘀、化腐生肌、消肿止痛、燥湿收敛、解毒杀虫之功效。外用,每周l~2次,1次1 丸,4次一疗程、上药期间禁止性生活,忌食发物,鱼蟹、鸡鸭及辛辣之品。
2. 苦参栓:具有清热燥湿止痒、化瘀解毒之功效。外用,每晚1粒纳阴中。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