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极生风:( xiaoerrejishengfeng )

小儿热极生风症状_小儿热极生风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高热惊厥

下面是关于小儿热极生风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本证好发于婴幼儿,由于风邪在表,郁而化热,热扰肝经,心神不宁所致。证属实侯,病位在心肝二经。
病机:
本证好发于婴幼儿,由于风邪在表,郁而化热,热扰肝经,心神不宁所致。证属实侯,病位在心肝二经。常见于感冒夹惊、乳蛾、痄腮、烂喉痧等疾病中,属急惊风范畴。
治疗:
治疗法则:  清热解表、安神镇惊。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银花15克、连翘10克、薄荷10克(后下)、生石膏30克、知母l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板蓝根15克、桔梗6克、芦根20克、蝉衣10克、钩藤30克(后下)。上药除薄荷、钩藤外,以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煎开,小火煎l0~15分钟,纳薄荷、钩藤,煎开2~3分钟即可。取汁200~250毫升,微温、频服,每日1剂。牙关紧闭,不能给药者,可先用乌梅擦牙,或用指掐合谷穴,以松牙关。正值抽搐时,不宜给药,以免呛入气道中。
2.加减变化:惊搐较重者加僵蚕10克,以镇静止痉,也可加服小儿回春丹,每次
2~3粒,一日二次。神昏窍闭者,加石菖蒲10克芳香开窍,促使苏醒。神志不宁者,加茯神10克、蜜远志10克,以安神宁心。痰多者,加胆星6克、天竺黄3克,以化痰镇惊。头痛剧烈者,加菊花10克、龙胆草10克,以清热平肝。
(二)外敷药物
鲜地龙捣烂如泥,加入蜂蜜或白糖,盖贴囱门,可缓解痉挛。
(三)取嚏疗法
取嚏方法县有开肺气、举中气、止惊开窍的功效。常用药末有搐鼻散(细辛、皂角、半夏)、通关散(细辛、皂角、薄荷、雄黄)。
(四)灌肠疗法
在热毒内闭、腑气不通之时,用中药煎汁进行保留灌肠,此法应在惊风发作前或后进行。常用方药和方法如下:以生大黄为主,便秘甚者可加芒硝,配伍清热解毒药,如二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鱼腥草等,或甘寒清热药,如生石膏、寒水石等,每取3~5味,用量为口服量之2~3倍,水煎取汁100~200毫升,保留灌肠20~30分钟,日1次,用药后以患儿每日排稀大便3~4次为宜,连用2~3天。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临床见有惊搐等候,此候最易损伤小儿正气,持续时间愈长,预后愈差,因此,止惊是治疗的首务。惊搐之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定惊止搐,如指掐、针刺、推拿、外敷等,同时应重视惊搐发作之时的护理。
(二)本证惊搐诸侯往往随热退而止,清热是治疗的关键。内服中药、保留灌肠、针刺十宣、曲池、冷湿外敷头部等都可有清热功效,应综合处理。
(三)本证见于感冒夹惊等多种疾病中,由外感风邪、温邪、痧毒、疫疠等邪引起,外邪化热化火致热极生风、热扰神明、引动肝风而见抽搐。邪去则无仲热化火之源,祛邪是治疗本证的根本。待惊搐一止,应根据不同疾病选用药物,如乳蛾应加清热利咽解毒之品,如马勃、射干、山豆根、玄参等;烂喉痧除应加上述清热利咽解毒之品外,还应加解肌透痧之属,如葛根、浮萍、竹茹等:痄腮应加清热放结、软坚消肿之品,如夏枯草、昆布、海藻等。
针灸:
1.惊风症状出现时,需要及时紧急处理,先以指掐人中、合谷穴。或用针刺,主
穴:人中、合谷、百会。配穴:十宣、涌泉、内关等。每选l~3穴,强刺激,不留针。亦可耳针治疗,取穴神门、皮质下,强刺激,不留针。牙关紧闭者加下关、颊车;高热者加曲池、大椎、十宣放血;痰鸣者加丰隆。
推拿:
惊风欲作之时可拿大墩穴,或鞋带穴对拿。惊风发作时,若身向前屈,即将委中穴下掐住;若身向后仰时,即将膝上鬼眼穴向下掐住。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