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复旧不全症状_子宫复旧不全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

子宫复旧不全:( zigongfujiubuquan )

别名:
产后恶露不绝

下面是关于子宫复旧不全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子宫复旧不全属中医学的“产后恶露不绝”。指产后恶露持续不断长达20天以上者。
病因:
气虚、血热、血瘀是引起产后恶露不绝的主要原因。
病机:
气虚下陷,以致冲任不固,不能摄血而致恶露不绝。气虚运行无力,血行涩滞;或血被寒凝,瘀阻胞脉,瘀血内阻,冲任失畅,血不归经,致恶露淋漓日久不止。产后血虚,阴虚生内热,或肝郁化热,或感受热邪,热扰冲任,使血难安,导致恶露不净。
诊断:
产后恶露不绝,主证为恶露异常。故应详细辨其恶露情况,应当从恶露的量、色、质、味之不同,辨其寒、热、虚、实。大抵量多色淡、质稀、无臭味多属虚证、寒证;量少色紫、质稠多属实证。伴有臭味多见于热;杂有血块多属有瘀。
1.气虚
主证:产时艰难,伤血耗气,产后恶露过期不净,量较多,色淡红,质稀薄,小腹坠胀而不痛或绵绵作痛,精神倦怠,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而弱。
分析:平素气虚故临产分娩艰难,加之产时耗伤气血,气愈虚,血失统摄,余血浊液过期不净量多;气虚下陷,清阳不升,故小腹坠胀绵绵作痛,恶露色淡,质稀薄,神倦,面晄白。舌淡,苔白,脉缓弱皆为气虚血失统摄之象。
2.血瘀
主证:产后恶露过期不净,量少不畅,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有瘀点,脉象沉涩有力。
分析:瘀血阻于胞宫,冲任二脉失常,恶露排出不畅,色紫暗有块;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故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有瘀点,脉沉涩有力为瘀血内停之故。
3. 血热
主证:产后恶露过期不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有臭味,腹痛发热,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虚细而数。
分析:产后阴液被耗,阴虚生内热,扰及冲任,迫血下行故恶露过期不净量较多,色红质粘稠;热腐为脓有臭味;瘀血内阻胞宫,瘀久化热见腹痛发热;邪热上扰见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红,脉虚细而数均为阴虚血热之证。
治疗:
治疗本病总应益气养血,固冲止血为大法,根据症状之不同分别选用活血、清热、凉血等法。区别不同证情标本兼顾,使冲任得以调整,产后胞宫的余血浊液自然顺畅地如期排尽,以免持续日久而变生他患。本病治疗主要应分别按其病因属气虚、血瘀、血热,给予益气、清热、逐瘀法,总以调补冲任为原则。另应考虑产后失血耗气,多虚多瘀之特点,注意病情虚实夹杂,宜攻邪扶正并举,清热勿过用苦寒、对伴高热腹痛、有邪毒感染征象者宜清热解毒祛邪为先。
一、辨证选方
1.气虚治法:益气固冲止血。方药:固冲汤加味。人参15g,白术20g,黄芪50g,山药25g,山萸肉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白芍15g,茜草15g,五倍子15g,当归15g,阿胶15g。
2.血瘀治法:活血化瘀止血。方药:生化汤加味。川芎15g,当归20g,桃仁15g,炮姜15g,甘草10g,益母草30g、腹痛甚加蒲黄15g,五灵脂15g,元胡15g;血多加三七10g(冲服)。
3、血热治法:清热固冲止血。方药:保阴煎加味。生地20g,熟地20g,黄芩15g,黄柏15g,白芍15g,山药20g,续断20g,甘草10g。瘀血内阻胞宫发热者加失笑散(蒲黄、五灵脂);恶露有臭味加败酱草20g,白花蛇舌草20g,公英20g,地丁20g,连翘20g。
二、专方验方
1.益母草一握(30~50g)。捣烂绞汁,配砂糖冲淡酒服。治产后日久恶露不尽。
2.糖水炒山楂20g,醋炒大黄10g,生蒲黄15g,五灵脂15g。水煎,加陈醋一杯和服。治疗产后恶露不行,腹中有块。
3.汉三七,研未,每服5g,开水吞服。适于产后大出血。
三、其它疗法饮食疗法取小米100g淘净,大枣10枚,山楂10个(挖去核)洗净,加水共入锅,小火慢熬,米烂粥成、每日二餐有养血和中,益气活血之功效。可促进恶露早日排出。
中药:
1.八珍益母丸:具有益气活血逐瘀,促使子宫复旧及恶露排出,可作为产后常规用药。每次服1丸,每日3次口服。
2.元胡止痛片:具有活血逐瘀止痛之功效,适于血瘀恶露不绝,伴有腹痛较重者。每次4片,日3次口服。
3.人参归脾丸:具有益气健脾,温经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气虚恶露不绝证。每次1丸,日3次口服。
针灸:
取穴:关元、三阴交、至阴。气虚加脾俞、足三里,血热加血海、水泉。血热血瘀用泻法,气虚用补法。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