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状角质松解症:( wozhuangjiaozhisongjiezheng )

窝状角质松解症症状_窝状角质松解症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下面是关于窝状角质松解症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窝状角质松解症(pitted keratolysis)可能是棒状杆菌属引起的跖部角质层剥蚀的一种皮肤病。
病因:
可能由棒状杆菌属引起。
地区:
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
人群:
多见于长期接触泥土和水的人。
病理:
皮损刮片用革兰染色,可找到球形或丝状致病菌。病原菌以脑心浸液琼脂在37℃和含有5%-10%二氧化碳的纯氮情况下,培养3-5d,有小的不规则的无色菌落生长。表皮角质层上部,可见局限性缺损和均质化,局部并见有球形或丝状致病菌。
诊断依据:
根据成群的黄豆大圆形角层剥蚀,即可确诊。
体征:
皮损为多数散在性浅表的黄豆大圆形角层剥蚀,邻近皮损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状,呈皮肤色、棕色或黑色。局部常伴多汗,间有浸渍和恶臭。一般无自觉症状。重症者局部可发红,肿痛。多发生于足底,但可累及手掌。
鉴别诊断:
但需与点状掌跖角化症和汗管角化症鉴别。前者为针尖至米粒大的灰黄色角化性丘疹,其顶端凹险,状如喷火口;后者为米粒大褐色角化性丘疹以后扩大成斑疹,周围绕以灰色或黑色的隆起的坚硬角质环,中央表皮萎缩,带灰黄色。
治疗:
治疗可用红霉素,或外用庆大霉素软膏等,均有明显疗效。如局部多汗,亦应同时处理。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