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粪霉菌病:( wafenmeijunbing )

别名:
皮下组织型藻菌病

下面是关于蛙粪霉菌病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蛙粪霉菌病为蛙粪霉菌侵入皮下组织而引起的皮下组织嗜酸粒细胞肉芽肿,又称皮下组织型藻菌病。
病因:
蛙粪霉菌属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虫霉目,蛙粪霉科,为条件致病菌。蛙粪霉存在于土壤、腐败植物及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和蜥蜴肠道内,昆虫亦可带菌,但对它们不致病。
地区:
本病主要见于热带和亚热带。
人群:
患者男多于女,儿童和青壮年居多数。
发病机理:
当人接触污染的泥土、蛙粪、腐败植物或被昆虫叮咬,尤其有皮肤破损时病菌可进入人体。随后通过直接蔓延或沿淋巴管向周围传播,引起皮下组织肿块。人与人之间或动物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染尚无报告。
病理:
病理组织检查示嗜酸粒细胞肉芽肿。病变区内可见,单根、粗短、薄壁、分隔或不分隔、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he染色淡,见菌丝外围3-5μm宽的嗜酸样物质,称 splendore-hoeppli现象,具很大诊断价值。
常见的致病菌为固孢蛙粪霉菌。通过菌落特征,无臭,25℃生长较好,接合孢子壁光滑等特征可确定。
体征:
好发于四肢,尤下肢近端和臀部。开始为皮下结节,不红、不痛、不破溃。结节逐渐融合成斑块,边缘清楚,斑块外周可有新的结节,不断蔓延扩大,形成大片斑块,甚至可超过臀部面积的1/2或四肢面积的2/3。如与皮肤粘连,则呈暗红色,可推动。附近淋巴结可肿大,肌肉内脏亦可累及,亦可见于颈、胸、背等其他部位。一般无全身症状。
实验室诊断:
脓液或穿刺液直接镜检可见单根、短粗、薄壁、不着色分隔的菌丝。本菌不耐低温,在沙氏琼脂上,25℃或 37℃2-3d开始生长,开始为白色或奶油色光滑发亮的蜡状菌落,以后中央隆起产生折叠和沟纹。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为灰黄色,表面有一层短绒毛样菌丝。菌落边缘有羽毛状菌丝深入培养基内。背面从淡黄色到棕黄色。
镜检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结构,可见菌丝和有性与无性孢子。菌丝5-20μm宽,粗细不规则,胞浆常集中在分隔处,胞壁薄,分支少。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开始两个相邻的菌丝形成龟嘴,通过核分裂形成圆形30-50μm厚壁的接合孢子。无性繁殖为分生孢子,20-45μm直径,为单细胞,由菌丝末端肥大形成。有时分生孢子再分裂形成次生分生孢子。生长较久的菌落可见厚壁孢子。
鉴别诊断:
儿童或青壮年四肢近端,尤大腿和臂部无痛性、不破溃的皮下肿块应考虑蛙粪霉菌病的可能。确诊靠真菌学检查的结果。菌种的鉴定可与虫霉科耳霉属的冠状耳霉引起的感染相鉴别。后者多见于成人。主要位于鼻面皮下组织包括鼻腔、鼻窦、咽喉,很少波及下唇。鼻腔呈息肉样,皮下为结节或肿块,界限清楚,不溃破,主观感觉轻微,一般无全身性症状。
治疗:
碘化钾、克霉唑、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有效,一般经过3个月治疗可以全愈。部分患者可自然痊愈。保护皮肤,避免外伤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