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样皮肤结核:( taixianyangpifujiehe )
别名:
瘰疬性苔藓
,
播散性毛囊性皮肤结核病
,
腺性苔藓
,
结核性苔藓
下面是关于苔藓样皮肤结核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本病又称瘰疬性苔藓、播散性毛囊性皮肤结核病、腺性苔藓或结核性苔藓。本症系结核病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其特点为在儿童躯干发生的散在性苔藓性毛囊性丘疹。本症多发于儿童或青年。病人常有淋巴结、骨、关节结核或其它皮肤结核史,且有的发生于麻疹或其它传染病之后,在皮疹中找不到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故又认为是结核疹的一种。近几年brunner等曾先后介绍过有苔藓样皮肤结核临床表现的苔藓样或小丘疹性结节病的病例。 |
病因: |
本症系结核病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 |
病理: |
浸润多在毛囊周围,浸润中有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及郎罕氏巨细胞,无干酪样坏死。毛囊口可因角化过度而有角质栓。 |
诊断依据: |
1.有结核病史,无自觉症状。 2.损害为对称性发生于躯干部的散在性苔藓样毛囊性丘疹。 3.结核菌素的高倍稀释液(1:1000,000)试验可呈阳性。 4.起病缓慢,丘疹可自然消退,易于复发。 5.无家族史。 |
病史: |
有结核病史,无家族史。 |
体征: |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损害为肤色、淡红或红褐色,与毛囊一致的针头大至粟粒大丘疹,表面略尖或扁平,有时有角质小棘,上覆细小鳞屑,簇集成片,呈圆形、椭圆形或环状等苔藓样皮损。 2.损害往往对称性地分布于躯干或四肢伸侧,尤以肩部、腰部、臀部较为多见。 3.本病无任何自觉症状,偶有轻微瘙痒。经过慢性,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可以自愈。丘疹消退后不留痕迹或留一时性的色素沉着,但易于复发。 (二)体征:皮疹呈苔藓样损害。 |
鉴别诊断: |
1.维生素a缺乏病:为四肢伸侧之毛囊角化性丘疹,中心有角质栓,可伴有夜盲及bitot氏斑,以及角膜软化等维生素a缺乏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查,真皮无炎症浸润。 2.光泽苔藓:为发生于臀部或腹部的群集性扁平丘疹,正常皮色,无自觉症状。病理改变与本病相似,但与毛囊无关系。而后者常发生于毛囊旁。 3.毛发红糠疹:为毛囊口发生红色角化过度的丘疹,可融合成鳞屑性斑块。病理改变为毛囊性角化过度,有点状角化栓,无结核样浸润。 4.小棘苔藓:好发生于颈部和臀部外侧,针头大小之毛囊角化性丘疹,密集成片,无自觉症状。病理改变为毛囊周围有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萎缩或消失,无结核样浸润。 |
治疗: |
局部治疗:抗痨药物类:利福平软膏外涂;0.5%~1.0%异烟肼软膏;15%~20%对氨水杨酸软膏外涂等。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