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痰湿:( shuiluntanshi )

别名:
暴盲
,
玻璃体混浊
,
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
眼内出血
,
云雾移睛
,
视网膜脱离

下面是关于水轮痰湿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本证为眼科临床常见病种,多由脾不健运水湿内停发展而成,为虚实挟杂证。标实为痰湿阻络,上犯清窍。本虚乃脾气不足,运化失司。
病机:
本证为眼科临床常见病种,多由脾不健运水湿内停发展而成,为虚实挟杂证。标实为痰湿阻络,上犯清窍。本虚乃脾气不足,运化失司。由于其病因病机演变过程不同,其临床症状也不一样。云雾移晴中现痰湿症,为痰湿内蕴,浊邪上泛。视物变形伴见痰湿症,乃脾为湿困,痰湿上凌清窍。暴盲中出现痰湿证,为神气虚弱,不能敷布津液,水湿上乘,玄府闭塞。
治疗:
治疗法则:  健脾理气,除湿化痰,止咳平喘。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猪苓散(改汤)加减:车前子10克、猪苓10克、木通6克、大黄10克、桅子10克、萹蓄10克、苍术10克、橘红10克、半夏10克。本方适用于浊邪上
泛,经脉受阻之痰湿证。
(2)温胆汤加减: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枳壳10克、竹茹
10克、瓜蒌15克、批把叶10克、香附10克、杏仁10克、白术10克。本方适用于脾虚湿困,运化失常之痰湿证。
(3)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0克、陈皮10克、
山药10克、桔梗10克、砂仁10克、苡仁15克、猪苓10克、桂枝6克、泽泻10克。本
方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上凌之痰湿证。
(4)六君子汤加减:陈皮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党参10克、白
术10克、砂仁10克、藿香10克、车前子10克、郁金10克、升麻10克。本方适用于清阳被遏,浊气不化之痰湿证。以上方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微温,分2次服完,每日1剂。
2.加减变化:食不消化者加枳壳10克、砂仁10克、神曲10克;大便稀薄者加蔻仁
10克、藿香10克、干姜10克;胸闷气促者加木香10克、紫苏叶10克、法半夏10克;咳痰色白质薄者加砂仁10克、枇杷叶10克、白术10克;痰色黄稠者加黄连6克、黄芩10克、桑白皮15克;头重而闷者加羌活10克、蔓荆子10克、杏仁10克;肾阳不振,形寒肢冷者加附片10克、肉桂10克、白术10克;眼睑浮肿者加猪苓10克、白茅根、车前子各10克;下肢水肿者加汉防己、瞿麦各10克、苡仁20克;云雾移睛者加郁金、三棱各10克、莪术10克;血灌瞳神前部者加昆布10克、海藻10克、炮甲殊10克。
(二)饮食疗法
(1)粟米绿豆粥:粟米200克、绿豆100克,洗净,水适量,熬成粥,或加少量白糖,有健脾去湿之功。
(2)苡米赤豆粥:苡米100克、赤小豆100克、白扁豆50克,水1000毫升。先煮赤小
豆、白扁豆,待熟烂后加入苡仁米,再煮至苡米熟烂成粥状,加入适量之白糖,每日食之,有利湿,健脾,祛痰之功。
(3)茯苓山药粥:茯苓粉200克、山药粉200克,水适量,先将水大火煮沸后,将茯
苓粉、山药粉倒入锅内,并不断搅拌,成糊状加入白糖食之,有利尿、扶脾、益阴作用。
(4)桔并粥:金桔饼100克、白米100克,先将桔饼切碎,待白米煮成粥状时,倒入
桔饼,再煎至开,早晚食之,有化痰理气作用。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为脾虚不能运化,湿聚成痰之标实本虚证。按常规治疗,先以攻邪(除湿
化痰)为主,佐以扶脾固本(健脾益气),待邪势已去,则健脾为要,佐以祛邪。然而,湿有内外之分;痰有寒热之别,立法制方应因证而设。内湿宜苦寒黄芩,木通燥之;外湿宜渗淡茯苓,泽泻利之。寒痰宜温化,半夏、南星除之,热痰宜清化,前胡、贝母润之。
(二)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不运化水湿,肺不敷布津液,湿渍于肺,阻碍气机升降,遏郁成痰。因此在治疗本证的全过程中,健脾与理肺二者,不可偏执,健脾则运化正常,理肺则水湿敷布,气机通畅,玄府疏利,健脾用参苓白术散。理气用平胃散加杏仁、砂仁、苡仁、牛蒡子。
(三)对治疗痰湿之疾,一般不宜大辛太热之药物,以免化燥伤阴。但又不宜大苦大寒之药物,使湿邪凝滞不化。至于湿从寒化而伤阳气者,又宜温热药助阳以燥湿,除选用苦温燥湿药物外,还要配合温运脾阳的药物,如干姜,附子;湿以热化而伤阴者,则又当选用养阴与去痰药物配伍,以清热化湿而不伤津液,如沙参、石斛、芦根、藿香、佩兰、苡米等。
针灸:
1.体针:取穴:球后、睛明、太阳、阳白透鱼腰、四白、合谷、丝竹空、上关、光明、足三里、肝俞,每次选5~6穴,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耳针:取穴:目1、目2、眼、肾、肝,肾上腺、皮质下,每次3~4穴,留针30
分钟,每日1次。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