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水肿:( shipanshuizhong )
别名:
视瞻昏渺
,
视神经乳头水肿
,
瘀血视盘
,
青盲
下面是关于视盘水肿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视盘水肿是指由于全身或眼部疾病引起的视盘非炎症阻塞性神经纤维肿胀的表现状态,亦称瘀血视盘。主要是由于颅内压高或眶内压增高或相对增高所引起。筛板内外两侧出现压力不平衡而导致视神经轴浆流的障碍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受阻。 |
病因: |
产生视盘水肿临床常见的病因有颅内压增高疾病(如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脑瘤、脑膜炎、脑出血、脑积血、静脉窦血栓等)眶内压增高疾病(如眶蜂窝织炎、肿瘤、脓肿、血肿等)眼内压降低疾病(如角膜瘘,穿通伤后,外伤性睫状体脱离、青光眼木后低眼压等),及炎症、高血压、外伤、白血病、贫血等引起。 视盘水肿发生速度变化差异较大,一般视盘水肿可在急剧颅压升高数小时出现,但另外一些原因常需数天。 |
发病机理: |
发病机制和临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充分阐明。颅内压升高使视神经鞘内压力增加,导致视神经内轴浆的流动在巩膜筛板处受阻,可能是主要的发病机理。 |
诊断标准: |
1.颅内肿瘤、白血病、高血压、妊娠毒血症、慢性肾炎、颅内高压症病史。 2.早期视力无变化,晚期视力下降。 3.头痛、恶心、呕吐。 4·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隆起超过3d以上,如磨菇状。视网膜静脉怒张,乳头周围出血或渗出物及视网膜水肿。晚期水肿消退后呈灰白色,血管变细,视神经萎缩。 5.视野有生理盲点扩大,视野缩小或缺损。 6.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荧光渗漏,毛细血管显影增强。 凡具备1~5项即可诊断。 |
体征: |
1. 颅内压高所致视盘水肿往往是双侧性,并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 2. 视盘水肿初期视力可正常或一过性视物模糊,视野检查为生理盲点扩大。后期若发:视神经萎缩,导致周边视野缩小。 3. 眼底检查见视盘瘀血、隆起、水肿,边缘模糊,并有火焰状出血和软性渗出斑。视盘水肿隆起度一般大于3d,呈磨菇状。 |
影响诊断: |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初期无明显异常,后期视盘边缘轻度着色,视盘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荧光渗漏,视盘及周围着色,出现高荧光。 |
鉴别诊断: |
1.视神经乳头炎:视力急剧下降,可以单眼或双眼发病,视盘水肿一般小于3d,周围视网膜水肿,静脉纤曲,视野检查中心或傍中心暗点,眼球转动时常有疼痛,颅内压不高。皮质类固醇等治疗后水肿较快消失。 2.视神经缺血性病变:视力突然下降,好发于中老年人,眼前黑影遮挡,常伴有高血压,血液粘稠等病。单眼发病,视盘水肿,视网膜动静脉一般正常,视神经晚期出现萎缩,视野检查:碘型的与生理盲点相连接的象限性水平或垂直半盲,颅压不升高。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眼底病变消失,视力及视野基本恢复。 2.好转:眼底病变消退,视力及视野部分恢复。 |
治疗: |
本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视神经纤维肿胀的表现。故治疗方面主要是对因治疗,如病因未查到之前需对症处理。 1.降颅压:用高渗脱水剂,如选用20%甘露醇静脉滴入,每次250ml,每日2次。 2.手术治疗:如颅内肿瘤可摘除,对视神经水肿时间过长影响视力为减轻水肿也可行眶内视神经鞘膜减压术。睫状体脱离造成低眼压可行睫状体复位术。 |
中西医结合: |
视盘水肿绝大多数为颅内压增高所引起,脑肿瘤又是引起颅内压增高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一般来说,视乳头水肿发生后,应当首先查清病因,除去病原,不能只是单服中药,以免耽误病机。尽管有属假性脑肿瘤,无功能障碍,预后较佳者,但这种病例是较罕见的。只有在利用现代检查手段及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才能达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目的。虽然本病的中医辨证分有数型,但临床证明,均应以疏通气机、通调水道为原则,从而保证肝气调达,疏泄通畅、脾气健运、升清降浊、肾主气化、开合有度的功能。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酌加车前子等利水之品是非常必要的。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