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淀粉酶血症症状_巨淀粉酶血症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

淀粉酶血症:( judianfenmeixuezheng )

下面是关于巨淀粉酶血症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巨淀粉酶血症是指血清中存在一种分子量异常大的淀粉酶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淀粉酶的活性,但不能通过肾滤排出,而表现为持久的高淀粉酶血症。巨淀粉酶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疾病,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本症仅在血清学检验时才能识别,其临床意义目前尚不够清楚。
发病机理:
正常淀粉酶的分子量为45000,属于低分子量蛋白,可由肾小球滤出,经肾小管再吸收。巨淀粉酶血症是由淀粉酶的巨大分子化,形成分子量达160000—200000的大分子淀粉酶复合体,难以由肾小球滤过,因此在血清内贮留而致高淀粉酶血症,而尿淀粉酶正常或降低。本症淀粉酶廓清率较低,淀粉酶肌酥廓清率比率也较低。导致淀粉酶巨大分子化的确切机制,目前已确认或推测的有:①淀粉酶和免疫球蛋白(iga、igg)结合。②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以外的血清蛋白结合,有人认为作为结合蛋白的可能有α1-anti-tripsin等,但其构造尚不够了解。③和非蛋白性高分子(糖原?)结合。④淀粉酶的重合,但详细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诊断依据:
长期持续存在的高淀粉酶血症者,肾功能正常而尿淀粉酶正常或降低应怀疑巨淀粉酶血症:如有血清淀粉酶与肌酐清除率比值(cam/c cr)的降低,则有助于本病之确诊。正常人(cam/ccr为3.1%±0.1%,而巨淀粉酶血症时可<1%。急性胰腺炎时cam/ccr比值明显升高,故cam/ccr检测有鉴别诊断价值。在唾液型(s型)高淀粉酶血症时,cam/ccr比值亦降低,此时需用柱状色层分析法确定血清中有无巨淀粉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胰腺炎和某些癌瘤等疾病,也可有巨淀粉酶血症的一过性出现,且与病情的恶化相一致,其发病机制也不甚清楚,但值得重视。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