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行性角膜溃疡:( puxingxingjiaomokuiyang )
别名:
凝脂翳
,
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
下面是关于匐行性角膜溃疡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本病为黑睛生翳,状如凝脂,其色或黄或白,善变而速长,或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 |
病机: |
本病属黑睛疾病。黑睛内应肝胆,故本病之形成与肝胆的关系密切。若黑睛受损,凤热邪毒乘机入侵;或脏腑热盛,肝胆火炽,上攻于目,皆可使气血壅滞,蓄腐成脓,黑睛溃烂,而发为本病。另外,聚星障、花翳白陷也可进一步发展为本病。 |
诊断: |
本病辨证,应首先辨虚实、表里。发病初起,病变在浅层,范围较小,灼热刺痛,畏光流泪,白睛红赤,黑睛上生翳如星,多属表实证;若翳迅速扩大,翳上复有一片凝脂,重者在黑睛内、黄仁前下方出现黄色脓液,病情继续发展,黑睛溃破,黄仁绽出而成蟹睛,多属里实证;若病至后期,凝脂溃陷,病情发展较慢,症状较轻,但日久不愈者属虚证。 1.风热壅盛 证候:病初起,眼睑轻度浮肿,黑睛生翳如星,色灰白,边缘不清,表面污浊,如复薄脂。白睛红赤或抱轮红赤,羞明流泪,视力下降,眼痛,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析:①辨证:以黑睛生翳,灰白色星点,白睛红赤,眼痛,头痛,羞明流泪,脉浮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黑睛表层受损,凤热邪毒乘机袭人,故黑睛生翳;肺肝风热偏盛,故白睛红赤或抱轮红赤以及羞明流泪等;风热上犯,清窍受拢,故眼痛、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盛之征。 2.肝胆火炽 证候:黑睛凝脂大片,窟陷深大,黄液上冲,胞睑红肿,白睛混赤,紧涩难开,热泪濒流,疼痛难忍,眵多色黄或黄绿,溲赤便秘,胁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析:①辨证:黑睛凝脂大片,黄液上冲,白睛混赤。剧烈疼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肝胆火炽,神水受灼,故黄液上冲;肝胆火炽,热壅血滞,故白睛混赤;病为实热阳邪,故疼痛剧烈;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胆火炽之征。 3.正虚邪恋 证候:病程日久,凝脂溃陷不敛,抱轮轻度发红,眼痛羞明较轻,舌质淡,脉弱,或舌质红,脉细数。 辨析:①辨证:凝脂溃陷,轻度眼痛及羞明,舌质淡,脉弱,或舌质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病程日久,正气亏虚,或年老体弱,无力抗邪,致凝脂溃陷,日久不愈;余邪留恋,热毒未甚、故只有轻度的眼痛羞明等见症;著舌淡脉弱为气血不足,若舌红脉细数为阴虚之征。 |
治疗: |
本病起病急,来势猛,发展快,变化多,故前人强调要昼夜监守医护。立法用药,应分表里,审脏腑,察虚实,随证治之。如风热壅盛者,治宜祛风清热;肝胆火炽者,治宜清肝泻火解毒;正虚邪恋者,治宜扶正祛邪。后期则以退翳明目为主。外治宜清热解毒,并结合热敷或针灸等疗法。 (一)辨征选方 1.风热壅盛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新制柴连汤(《眼科纂要》)加减。柴胡10g,川黄连、黄芩、赤芍、蔓荆子、山栀子、龙胆草、木通各10g,甘草6g,荆芥9g。著热象重,可加二花、白蒺藜、蝉蜕等以加强清热解毒,退翳明卧:若凤邪重于热邪者,可用羌活散加减。 2.肝胆火炽、 治法:清泻肝胆,泻火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木通各10g,当归尾15g。若热象较重,可加生石膏、蒲公英;若黄液上冲,大便闭结者,可改用眼珠灌脓方加减。 3.正虚邪恋 治法:益气养血,托里解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加减。黄芪30g,人参15g,二花10g,当归15g,川芎10g,白芷10g,桔梗10g白芍12g,白术10g,茯苓12g,皂角刺10g,甘草6g。俟病情好转,可减皂龟刺、桔梗,加白蒺藜、木贼以祛风退翳。 (二)其他疗法: 1. 热敷、熏洗、冲眼疗法 (1)用桑叶12g,菊花15g,二花15g,黄连12g,当归20g,防风10g。煎水过滤,作湿热敷患眼。 (2)荆芥12g,防风12g,银花15g,黄芩12g,蒲公英20g,千里光12g,野菊花30g。祛风清热解毒。煎药后,澄清过滤,冲洗患眼,或煎水作湿热敷。 (3)清上止痛熏目法:菊花20g,桑叶12g,薄荷10g,赤芍12g,茺蔚子12g,白僵蚕10g。水煎熏洗患眼。 2.敷贴疗法(1)苍耳子叶适量。捣烂,取黄豆大,敷手腕脉搏动处,三小时起泡去药。右病取左,左病取右。 (2)生威灵仙适量。捣烂做饼如黄豆大,敷手脉处,候起泡后取去。 (3)蜘蛛1个,指甲0.6g。焙干,为未,撤膏药上,贴太阳穴。 3.点眼疗法 (1)犀黄散:西月石粉15g,冰片9g,麝香0.9g,犀黄1.2g。共研极细未,瓷瓶收贮应用时点于内眦。适用于角膜溃疡的早期。 (2)黄芩、黄连、千里光等清热解毒药制剂滴眼。次数宜多,可频频滴用。睡前涂穿心莲眼膏。(3)退云散:冰香散10g,地塞米松13mg,将西药拌匀研细,密封装入玻璃小瓶内备用。用消毒点眼小玻璃棒,蘸药少许(约一粒芝麻大的1/3),每天点眼2或3次,点在近下睑缘处(不可点在下穹窟内),静闭10分钟,以患者感觉眼内凉爽为佳。 4.摩顶法:将摩顶膏(子鹅脂、牛酥、木香各30g,盐水45g,朱砂0.3g,龙胞0.3g)置于掌心,在头顶上来口摩擦约4遍,每日1~2次。 5.吹耳法:将通窍散(辰砂、珍珠、琥珀、麝香、玛瑙、冰片)少许,以管吹入患眼对侧耳中,日一次,次日先清除旧药,再吹。 |
中药: |
本病急性炎症期和恢复期的中成药治疗,可参照葡萄膜炎。病变后期,退翳明目可选用以下诸方。 1.明目蒺藜丸:每次服6g,1日2次。7岁以上小孩服成人量的1/2,3~7岁服成人量的1/3。本方清热散风,退翳明目,用治本病肝肺实热证。 2.拨云退翳丸:每次服1丸,1日2次。忌食辛辣食物,本方消障退翳,散风明目,用治本病的肝经风热证。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