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干骨折:( raoguganguzhe )
别名:
桡骨骨折
,
辅骨骨折
,
撞骨骨折
,
昆骨骨折
,
天骨骨折
下面是关于桡骨干骨折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前臂损伤之一。桡骨位于前臂的外侧,参与前臂的旋转活动。桡骨于上1/3骨质较坚固。且有丰厚的肌肉色裹,不易发生骨折,桡骨干中、下1/3段肌肉较少,较易发生骨折。桡骨中、下1/3交界处,为桡骨生理曲度最大之处,是应力上的弱点,故骨折多发生于此。 |
病因: |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干骨折,多见于间接暴力造成,直接暴力多为打击或重物压砸于前臂桡侧所致,以横断或粉碎骨折较常见。儿童骨质柔软,多为青技骨折或骨膜下骨折。 |
人群: |
桡骨干单骨骨折多发生于青少年。 |
病理: |
桡骨干骨折后,因有尺骨的支持,且上、下桡尺关节多无损伤,故骨折端重叠移位不多,由于受骨间膜的牵拉可向尺侧成角。但主要是由于肌肉的牵拉而发生旋转移位。桡骨上1/3骨折。骨折线位于旋前圆肌止点之上时,由于附着于桡骨结节的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的旋后肌的牵拉,骨折近端常向后旋转移位;由于附着于桡骨中部及下部的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的牵拉,骨折远端常向前旋转移位。桡骨干中1/3或中下1/3骨折,骨折线位于旋前圆肌止点之下时,因肱二头肌和旋后肌的旋后倾向,被旋前圆肌的旋前力量相抵消,骨折近端处于中立位;骨折远端因受旋前方肌的牵拉而向前旋转移位。 |
诊断标准: |
1.受伤史。 2.前臂桡侧有疼痛,肿胀和旋转畸形。 3.局部有压痛和可触及骨擦感。旋转活动时疼痛加剧。 4.x线片,包括肘、腕关节可以明确诊断。 |
诊断依据: |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旋转畸形,旋转功能受限。局部有明显压痛和纵向叩击痛,可触及骨折端,不完全骨折者可无异常活动和骨擦感。完全骨折者可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的方向。 |
病史: |
受伤史。 |
体征: |
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骨折端部压痛,旋转功能障碍。 |
体检: |
局部有明显压痛和纵向叩击痛,旋转时疼痛加剧,较表浅骨段可触及骨折端,不完全骨折者可无异常活动和骨擦感。完全骨折者可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 |
影响诊断: |
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的方向。拍片应包括肘腕关节。 |
鉴别诊断: |
1.尺桡骨干双骨折:疼痛剧烈且肿胀明显,有明显的重叠、旋转、成角、侧方移位的畸形,并有较严重的并发症--肌筋膜间室综合征,而单纯的桡骨骨折无并发症,且各种症状较轻。 2.尺骨干骨折:肿胀的部位和压痛的部位不一致,x线可明确诊断。 |
疗效评定标准: |
1. 近愈:对位对线及固定良好。切开复位后伤口愈合。 2. 治愈:骨折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
治疗: |
中下1/3骨折整复多无困难,但上1/3肌肉丰满,骨间隙狭窄,不便于施行分骨、折顶等手法,可改用推挤旋转复位法。按桡尺双骨折作夹板局部固定或石膏固定。
无移位的单纯骨折或小儿的青枝骨折、裂纹骨折,可用小夹板给以固定。对有移位的可采用以下方法: |
康复: |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