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pifunianmolinbajiezonghezheng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症状_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川崎病
,
温病

下面是关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出疹性疾病。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或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塞。
病因:
病因未明。
人群:
多见于2个月至8岁小儿,其中4岁以内者占80%.
病理: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病程早期为全身微血管炎,约两周后表现为主动脉分支的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尤其是冠状动脉多易受累,部分病例在急性期形成动脉瘤(内膜弹性板断裂)。急性期后动脉瘤可以消退或持续存在,后者可有冠状动脉瘤的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内膜异常增厚、钙化、肉芽增生,继而机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阻塞或血管再通。在急性期心脏受累可表现为心肌炎、内膜炎及心包炎。除心血管系统外,全身其他器官的血管亦可受损。
诊断标准:
一、主要症状
1.发热持续5天以上,用抗生素无效。
2.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红斑;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
3.多形性红斑:躯干部多见,无水疱及结痂形成。
4.两眼球结膜充血。
5.口唇潮红、杨莓舌。口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
6.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胀,直径>1.5cm。
二、次要症状
1.心血管系统:心电图示p-r、q-t延长,st-t波改变,低电压,心律失常。听诊异常,如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饨、心音分裂。
2.消化系统:腹泻、呕吐及腹痛。
3.尿改变:如蛋白尿,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
4.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核左移,轻度贫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α2球蛋白增加。
符合上述主要症状5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但主要症状有4项,且在病程中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证明有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者可诊断,尚须除外其他疾病。
(日本mlns研究委员会制订·pediatrics1974;54:271)
体征:
1.持续性发热 (热程约1~2周),抗生素治疗无效。
2.发病后2~3日出现皮疹,常有双眼球结膜明显充血、口唇潮红、干裂、杨莓舌,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在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
3.心脏损害可表现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及奔马律。
电诊断:
心电图可出现p-r、q-t间期延长,st-t改变及心律失常。
影响诊断:
1.冠状动脉造影可确定冠状动脉瘤的类型 (弥漫型、球囊状型、梭状型及小瘤或扩张型)、分级 (1~3级)及部位。
2.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
3.201铊心肌闪烁法在冠状动脉异常者可显示异常灌注缺损,有助于诊断心肌缺血。
尿:
尿沉渣可见白细胞增多和/或蛋白尿。
免疫学:
c反应蛋白阳性,α2球蛋白增加。
鉴别诊断: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球结膜充血及口腔粘膜改变,四肢末端无硬肿及脱皮。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以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占70~90%,异常淋巴细胞>10%。
2.猩红热:病后12小时出现皮疹,皮疹为弥漫性细小丘疹 (即鸡皮样疹),有口周苍白圈、帕氏线、杨莓舌等特殊体征,青霉素治疗有效。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异疗法,主要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
一、急性期
1.阿司匹林:口服每日30~50mg/kg,热退后每日10~30mg/kg,,持续用药达3个月。
2.γ球蛋白静脉注射:每日200mg/kg,在1~2小时内注入,连续注射5日。
3.潘生丁:口服每日5~6mg/kg,分2次服。
二、急性期后
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者,可停用阿司匹林,异常者可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减量至每日10mg/kg。
三、心肌梗塞发作时
常用尿激酶,静脉滴注剂量为每日2万iu/kg。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溶栓剂量为每次5000iu/kg。
四、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①心电图示缺血性改变;②超声心动图证明冠状动脉异常;③遗留有瓣膜病;④有心包炎。⑤发现末梢动脉瘤。
中西医结合:
1、急性期西医治疗通常采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中医治疗多以清热解毒之法。同时配合应用川芎嗪或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以扩张冠状血管,降低血液粘度。急性期过后,热势渐退,阿斯匹林应减为小剂量。此时中药治疗应重视养阴、活血、防止心脏损害及血液粘度增高。恢复期治疗应以中医为主,进一步清除余邪,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康复。
2、活血化瘀药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本病的病理恢复。因此,活血化瘀法应惯穿于本病治疗之始末。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