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绦虫病:( niuroutaochongbing )
下面是关于牛肉绦虫病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牛肉绦虫病是牛肉绦虫寄生于肠道所引起的疾病。 |
病因: |
牛肉绦虫又称牛带绦虫或无钩绦虫,学名为肥胖带吻绦虫。成虫呈象牙白色,体扁长如腰带,分节,长约2—8m或更长,可分头节、颈节、体节3部分。头节为其吸附器,上有四个吸盘;颈节为其生长部分;体节可分为未成熟、成熟和妊娠三种节片。节片数多达1000—2000节,子宫主要分支15—30个,呈对分支状。成虫均寄生于人体小肠上部、头节多固定于十二指肠和空肠曲下40—50cm处,其妊娠节片内充满虫卵(每一孕节中含有虫卵数万个),常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也可自动排出体外。牛如吞食孕节或虫卵,卵中的六钩蚴在肠中孵出,钻人肠壁,随血循环到全身各部,尤以运动较多的肌肉中,如股、肩、心、舌、颈等处为多见。经10—12周发育为牛囊尾蚴,如人进食未煮熟、含牛囊尾蚴的牛肉,经消化液作用,囊尾蚴中的头节在肠中翻出吸附于肠壁,经54—91d发育为成虫,并开始排出孕节。成虫的寿命可达20—30年或更长。 |
地区: |
中国各地有散在的病例发现,但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省、自治区有地方性流行。 |
症状: |
感染牛肉绦虫后,大多无症状,但常可发现在粪便中及衣被上有节片,或节片自动从肛门逸出,患者可有轻度肛痒。妊娠节片自肛门排出时尚能收缩活动。腹痛约见于1/3—2/3病例,通常呈隐痛性质,一般限于上腹部或脐周。部分感染有腹泻、食欲亢进、恶心、体重减轻等症状;少数患者有头痛、乏力、便秘、头晕、神经过敏等。个别患者可并发阑尾炎,阑尾中可发现虫卵或大量节片。偶尔虫体节片因呕吐被吸入而引起呼吸道阻塞,或节片移行至胆总管导致胆管梗阻。牛肉绦虫的虫卵不能感染人,故不会导致人体牛囊尾蚴病。 |
粪便: |
诊断主要根据从粪便中检出虫卵和孕节。用棉签作肛拭涂片检查,其阳性率高于粪便直接涂片法。 |
鉴别诊断: |
牛肉绦虫的虫卵与猪肉绦虫卵难以区分,但根据孕节的子宫侧分支数的多少可以进行鉴别。 |
治疗: |
驱牛肉绦虫药物种类繁多,吡喹酮为首选,剂量按15—25mg/kg计算(儿童以15mg/kg为宜),一次口服。甲苯达唑(甲苯咪唑)亦具有良效,300mg,每日2次,疗程3d,疗效可达100%。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硫氯酚(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灭绦灵)、双氯酚(二氯甲双酚)等均可有效。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