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 penqiangyan )
别名:
盆腔腹膜炎
,
盆腔生殖器官炎症
下面是关于盆腔炎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祖国医学对本病无专门论述。但古籍中对带下、小腹痛、热入血室等证的论述中,包含了本病所见的一些症状。以小腹或少腹疼痛拒按或坠胀,引及腰骶,或伴发热、带下增多等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
病机: |
盆腔炎多因湿热邪毒侵及盆腔,气血瘀滞所致。本病的成因,主要是邪毒侵入胞脉后,与败血搏结,进一步发展所致。由于邪气盛实,瘀热内结,正邪交争剧烈,而致腹痛较重,并有高热、寒战。当瘀热阻于肠道时,可致腑气不通、热结旁流,而见呕吐、腹泻等。 |
诊断: |
本病以腹痛为主证,临床多见实象、热象,辨证时当以腹痛的程度、伴有的症状及舌苔、脉象为依据,详加审证,尤其应与内、外科的腑实证相鉴别,本病除有发热及腹痛外,常兼见带下异常。 热毒炽盛 主证:下腹剧烈疼痛、拒按,伴腹胀、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甚至持续性呕吐,大便干结或腹泻、小便黄、带下黄稠。舌质红,苔黄燥或黄厚,脉弦数或洪数。 分析:邪气盛实,瘀热内结,正邪剧烈交争,故见腹痛拒按,发热寒战;瘀热阻于肠道,腑气不通,热结旁流,故见腹胀、呕吐、大便干结或腹泻;热毒蕴积下焦,伤及任带,故见带下黄稠。舌脉为邪热炽盛之象。 |
类证: |
1.肠痈:多呈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有压痛、反跳痛,胃肠道症状明显。 2.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便夹脓血为典型表现。 3.带下病:以带下量多为主症,不发热,小腹痛不明显。 4.伏梁、大瘕泄、肠癌等:一般有腹痛、腹泻,或大便有脓血,腹部或可触及包块等肠道症状明显。 5.热淋:以小便频急、灼热、涩痛为主症,带下不多,妇科检查无特殊发现。 |
治疗: |
(一)辨证论治: 1.胞宫积热证:发热头痛,小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秽臭,口干饮冷,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溏泻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解毒。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大黄、黄柏、茯苓、茵陈等。 2.胞宫湿热证:低热起伏,少腹坠胀疼痛,腰酸纳差,带下色黄,质稠臭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清热化湿。二妙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3.瘀滞胞脉证:少腹坠胀、刺痛、拒按,腰骶酸楚,经行不畅,夹有血块,少腹或可扪及包块,舌质暗或有斑点,脉弦涩。活血行气。少腹逐瘀汤加败酱草、益母草等。 4.正虚邪恋证:少腹隐痛、坠胀,腰骶酸楚,劳累、性交、排便及经行后加重,带下量多,低热,少腹或可扪及包块,舌淡色暗,苔腻,脉弦。扶正法邪。慢盆汤加败酱草、益母草等。 |
中药: |
1. 五福化毒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主治热毒蕴积所致的各种疾病,可用于治疗急性腹膜炎。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2. 金莲花片: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各种急性炎症,可用于治疗盆腔腹膜炎。每次3~4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妇科千金片,每次4片,日3次。 4、金鸡片,每次4片,日3次。 |
针灸: |
(1)体针疗法:三阴交、关元、归来,中极、肾俞、八髎,每次选2~3穴,1次/日,10天为1疗程。 (2)耳针疗法:子宫、卵巢、内分泌、肾上腺、肾。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