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肾脏病症状_妊娠期肾脏病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

妊娠期肾脏病:( renshenqishenzangbing )

下面是关于妊娠期肾脏病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妊娠期肾脏病乃指由于妊娠而诱发的肾脏病变,如肾盂肾炎、妊娠期急性肾衰、产后特发性急性肾衰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所致的肾脏改变。
病因:
妊娠期常见的肾脏疾病有以下四种:
(1)肾盂肾炎:其诱因有子宫压迫输尿管,输尿管张力减退、扩张和尿液滞留,形成肾盂积水。
(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于妊娠24周以后,多数在终止妊娠后可迅速治愈。
(3)妊娠期急性肾衰:多发生于妊娠初3个月和末3个月。早期以10—12周为高峰,主要发生于败血性流产,少数继发于妊娠剧吐的水盐丢失。后期以34—40周为高峰,主要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先兆子痫、子痫所致。其次为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和大出血。少数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4)产后特发性急性肾衰:发生于产后当天至产后6周内。妊娠和分娩过程正常。大部分病例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尚可伴发热、心衰和癫痫样发作。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麦角制剂和催产素应用及胎盘碎片滞留有关。
发病机理:
妊娠高血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均伴有子宫胎盘血流量下降。妊娠子宫可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多,胎盘合成前列腺素e和a减少而产生血管痉孪。有认为可能与胎盘滋养叶细胞周围封闭抗体的产生绝对或相对不足,使滋养叶细胞易受免疫损伤,导致子宫胎盘映血有关。亦有认为滋养液含有的父源性抗原和肾小球有共同抗原性,母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可与肾小球发生交叉反应而损伤肾脏。
病理生理:
妊娠期的生理变化也可导致肾功能的改变。
从妊娠中期始孕妇的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均可增加30%—50%,持续至分娩后逐渐恢复。正常孕妇血肌酐平均为44—53μmol/l(0.5—0.6mg/dl),如血肌酐大于71—88μmol/l(0.8—1mg/dl),往往提示有肾功能减退。孕期易有水钠潴留,约20%孕妇可有少量蛋白尿。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的高血压和全身各器官损伤。表现为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伴缺氧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肾实质严重缺血可产生肾小球和小管损害直至肾皮质坏死。
体征:
妊娠高血压:临床表现为中度以上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约1/3病例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都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重症者可出现先兆子痫、子痫和急性肾衰。
治疗:
(1)肾盂肾炎:本病选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考虑对母体和胎儿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2)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主要为防治子痫,适时分娩或中止妊娠以及减少母体和胎婴儿并发症。
(3)妊娠期急性肾衰:急性肾衰的处理与非孕期者相同,积极的病因治疗,如产科出血性并发症应及时输血。大多主张早期透析治疗。早期病例大多可恢复,晚期者约1/4可发生肾皮质坏死,部分可转变为慢性肾衰。
(4)产后特发性急性肾衰:目前无有效治疗,可试用肝素和尿激酶抗凝和溶纤。此症预后差,近年应用透析及血浆置换治疗后预后有所改观。肾炎者如伴有高血压和氮质血症,则妊娠后早产、死胎及孕期并发症发生率均增加。妊娠可使肾功能恶化。因此,肾炎伴高血压和氮质血症者不宜妊娠,如已妊娠,应考虑终止。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