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忒菌病:( lisitejunbing )

李司忒菌病症状_李司忒菌病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下面是关于李司忒菌病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李司忒菌病是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菌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有新生儿播散性粟粒样脓肿、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病因:
李司忒菌为革兰阳性小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有鞭毛和动力。血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有β型溶血。按菌体和鞭毛抗原可将该菌分为4个血清型,还可再分成若干亚型,对人致病者以1a、ib和4b多见。李司忒菌是细胞内寄生菌,人体消灭此菌依靠细胞免疫,故李司忒菌病易发生于免疫功能减退的病人。动物是李司忒菌的储存宿主,健康带菌者的粪便中可带菌。
季节:
以夏季为多。
地区:
本病城市多于农村。
人群:
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免疫功能有缺陷者易受染。
发病机理:
本病通过粪-口传播,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眼和皮肤直接接触病畜,也可发生局部感染。
病理:
全身感染时,各脏器有播散性针尖大小黄白色小脓肿,肝脏最为显著,其次为脾、肾上腺、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脑膜炎患者表现为化脓性软脑膜炎和室管膜炎,伴脾脏充血肿大,肝、肾上腺和肺有局灶性坏死和炎症。
诊断依据:
凡新生儿及有免疫功能缺陷而发热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体征:
新生儿李司忒菌病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早发型于产后立即发病或于生后2一5d内发病,母亲于妊娠后期可有突然发冷、发热及全身疼痛等李司忒菌感染表现,数日后自愈;病儿多为早产儿,表现为呼吸窘迫、气急、发绀,乃至呼吸不齐或暂停,尖叫、抽搐及呕吐亦常见。体温常低于正常。可有化脓性结膜炎、出血性皮疹及脾肿大等。迟发型于产后1一3周发病,乃新生儿通过产道时或于产后受染,主要表现为脑膜炎,有拒食、多哭、易激惹、高热等,很快发生抽搐和昏迷。
成人李司忒菌病以脑膜炎为主,多见于老年人、恶性肿瘤、肝硬化、糖尿病、淋巴瘤、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移植等患者。起病急,有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颈强直等,部分有惊厥,大多于24一48h内昏迷。少数病人起病缓慢,病程中症状可暂时缓解。个别病人可表现为脑炎或脑脓肿,可出现抽搐、偏瘫、脑疝等。脑膜炎多伴有败血症。部分病人仅表现为败血症,其症状同其他细菌所致的败血症,发热呈稽留型。伴心内膜炎者多发生于原有瓣膜病变的男性,累及左房室瓣或主动脉瓣。局部接触病畜偶可发生化脓性皮肤感染或化脓性结膜炎等。
实验室诊断:
病人血白细胞增多,中胜粒细胞比例增高,罕有单核细胞增多者。脑脊液改变似其他化脓性脑膜炎,少数病人脑脊液澄清,白细胞以单核为主。
细菌学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在疾病早期取血、骨髓、脑脊液、受损皮肤粘膜以及新生儿脐带残端、羊水、喉和外耳道分泌物以及粪、尿等作细菌培养,均可分离到致病菌。凡从有症状病人血液或脑脊液等分离所得的革兰阳性杆菌,溶血而有动力者,李司忒菌的可能性很大,应进一步行动物试验及生化反应加以证实。
治疗:
治疗本病采用氨苄西林每日150一200mg/kg,或青霉素每日20万一30万u/kg,每日分4一6次静脉滴注或肌注,同时加用庆大霉素每日3一6mg/kg,分次肌肉注射。疗程2一3周,有免疫功能缺陷者延长疗程至6周。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