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极生风症状_热极生风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

热极生风:( rejishengfeng )

别名:
传染性疾病
,
中毒
,
高热所致惊厥
,
肺炎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下面是关于热极生风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本证常见于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瘟毒等病的发病过程中,多为热邪内陷、深入厥阴,扰动肝筋所致动风之证。
病机:
本证常见于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瘟毒等病的发病过程中,多为热邪内陷、深入厥阴,扰动肝筋所致动风之证,病情属实,病位重在厥阴肝经,或兼见气、营、血、心包等证侯,病情复杂多变。
治疗:
治疗法则:  清热凉肝熄风。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羚角钩藤汤:羚羊角粉0.3~0.6克(冲服)、桑叶10克、贝母12克、鲜生地15克、钩藤10克、菊花10克、茯神木1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4克、淡竹茹15克。本方适用于邪热陷入血分所致的动风证。亦可加减变化,应用于各种热极动风者。
(2)白虎汤加味:生石膏30克(研)、知母15克、白粳米15克、生甘草15克、羚羊角12克、钩藤12克。本方适宜于阳明气分热盛而致动风者。
(3)调味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0~15克、芒硝10~15克(后下)、羚羊角粉0.3~0.6克(冲服)、钩藤l0~15克;菊花15克、僵蚕l0克,本方适用于阳明有形热结而致的动风证。
(4)清营汤加味:犀角粉0.3~0.5克(冲服);生地15克、党参10克、竹叶心6克、麦冬10克、丹参10克、黄连5克、银花10克、连翘12克、羚羊角粉0.3~0.5克、丹皮15克、钩藤10~15克。本方适用温热邪气内陷入营,耗损营阴而致的动风者。(5)清瘟败毒饮:用法同前。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毫升,分2次服,日1~2剂。2.加减变化:若为热入心包而动风者,可用紫雪丹与清营汤同服,或与羚角钩藤汤同服;若方(2)、(4)证中兼腑实便秘,可酌情加入生大黄12克。
施治要点:
(一)发生动风症时,首先要辨别是实证之热极生风,还是属虚证之阴虚动风,或是温热侵入经络之动风。其次要辨别的是热极生风中所兼的不同症候,以判断其病位在气、或在营、在心包、在血分,分别选用不同的方药。力避一见动风,即重用苦寒凉肝之弊。
(二)在实施诊疗时,应多种治疗方法并用,不宜单用某一种方法。
(三)若素体阴血亏损而复感温邪而动风者,其实质为虚中挟实,本虚标实证,当重用滋阴柔肝之品以治本,用羚羊角、钩藤、珍珠母平肝潜阳熄风以治标,标本兼顾。
针灸:
1.气分高热致痉:以督脉、足厥阴经穴为主。取穴:百会、风府、大椎、曲池、涌泉、太冲、十二井穴,用泻法,强刺激,酌情而定针刺时间。若口噤不开加颊车、支沟;若上肢拘挛加大陵、合谷;若下肢拘挛加承山、阳陵泉;若兼腑实便秘,加合谷、上巨虚,腹结;头痛甚加印堂。
2,热入营血致痉:以手足厥阴经穴为主。取穴;曲泽、劳宫、委中、行间、十宫
穴、百会,用泻法,强刺激。酌情而定针刺时间。神昏加人中;衄血若为肺热所致者,加天府、合谷;若为肝火犯肺所致者加兑端、涌泉;吐血者加二间、上脘、支沟;便血加承山、复溜、太冲、太白;尿血加关元、三焦俞、列缺、然谷。
3.耳针:取肝、皮质下、神门、脑干穴,针刺泻法,留针30~60分种。每日1~3
次。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