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症状_肩周炎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

肩周炎:( jianzhouyan )

别名:
五十肩
,
肩关节周围炎
,
冻结肩
,
漏肩风
,
肩痹
,
冻肩
,
肩凝

下面是关于肩周炎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本病是以肩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病机:
中医认为年老体衰,肝肾不足、气血虚损,筋骨失于濡养,加之长期劳累,又因肩部露卧受凉,寒凝筋膜而致。日久则筋脉粘连,不能活动。故气血虚损,血不荣筋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为外因。
诊断:
一、诊断:
1.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女多于男。左肩多于右肩。常于肩部受寒后发病。
2.肩部疼痛,渐进性加重,昼轻夜重,并可向颈、耳、肩胛及前臂和手放射。肩关节上举,后伸时疼痛加剧,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不能做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
3.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性压痛,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
二、辨证:
1.风寒湿阻证:肩关节冷痛,活动受限,患处沉重,遇寒痛增,得温痛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紧。
2.血虚寒凝证:肩关节冷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肩部活动受限,头晕眼花,面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细。
3.瘀血阻络证:肩关节刺痛固定,疼痛拒按,入夜尤甚,活动受限,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涩。
类证:
1.项痹:无肩关节活动受限之症,其肩部疼痛多与头颈部疼痛共存,无肩周明
显压痛点。
2.三痹:肢体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不局限于肩关节,血沉、抗“o”增快。
治疗:
一、内治法,采用辨证论治:
1.风寒湿阻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方药:风邪偏胜者,用川羌防风汤加减;寒邪偏胜者,用麻桂温经汤加减;湿邪偏胜者,用薏苡仁汤加减;邪从热化者,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2.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通络,调和营卫。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3.肝肾亏损
治法:益肝肾,温经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4.筋骨损伤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方药:十三太保方加减。
二、手法治疗:详见‘推拿按摩’栏。
针灸:
选取肩髎透极泉、肩前、曲池为主穴,臂膀,巨骨、天宗为配穴,用捻转提插手法。
推拿:
慢性期可用推拿按摩手法。患者正坐,术者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对握三角肌,作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的拨动5~6次;再拨动痛点附近的冈上肌、胸肌各5~6次;然后按摩肩前、肩后、肩外侧;继之,术者左手扶住肩部,右手握腕部,作牵拉、抖动、旋转活动;最后帮助患者作外展、上举、内收、前屈、后伸等动作。施行以上手法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要注意用力适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主要是通过被动运动,使粘连松解,增加运动范围。若经以上治疗无效,可在全麻下进行手法松解。方法是在硫贲妥钠静脉麻醉后,术者一手按住肩部,另一手握住上臂,使肱骨头内外旋转,然后慢慢外展肩关节。整个过程中可感到肩关节粘连撕开声。手法由轻到重,反复多次。直至肩关节达到正常活动范围。操作中手法要轻,禁用暴力以防造成肩部骨折或脱位。手法完毕后,行关节腔穿刺,抽出关节内积血,并注入1%奴佛卡因10ml加醋酸氢化可的松25mg,术后三角巾悬吊上肢,第二天即开始肩部活动练习、约持续2~3个月。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