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源性骨肿瘤:( maiguanyuanxingguzhongliu )

脉管源性骨肿瘤症状_脉管源性骨肿瘤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下面是关于脉管源性骨肿瘤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脉管源性骨肿瘤是起源于骨骼内脉管组织的原发性肿瘤。可分为血管瘤血管球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等。
人群:
一、骨的血管瘤:多发生于10—30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
二、骨的血管球瘤:发生于中年,男多于女。
三、骨的血管内皮瘤:发生于30岁左右男性。
病理:
一、骨的血管瘤:(hemangioma of bone)属血管肿瘤,较少见,良性。肿瘤组织呈灰红或暗红色。显微镜下所见与软组织血管瘤的结构相同,多为静脉型,毛细血管型较少。
二、骨的血管球瘤:(glomus tumor of bone)自骨内的血管球产生的良性肿瘤,极少见。此瘤极小,直径仅为数毫米至1—2cm,无包膜,质软。其镜下病理表现与软组织血管球瘤相似。
三、骨的血管内皮瘤:(hemangioendothelioma ofbone)此瘤有两种:一种是介于良恶性之间的中间型,对周围组织有侵袭性,易复发,但不转移,称之血管内皮细胞瘤。另一种为高度恶性者,称血管肉瘤(heman—giosarcoma of bone),为恶性骨肿瘤。极少见,在显微镜下与发生于软组织的血管内皮瘤相似。
四、骨的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 of bone)起源于血管外皮细胞,发生于骨骼者极少见,发生于颌骨、锁骨、肋骨、髂骨、坐骨、胸椎等处。此瘤常见者有两种:一种增生的外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且不发生转移,但有浸润性生长,故属良恶性之间的中间型肿瘤;另一种血管外皮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且易引起血行转移,称之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
诊断依据:
骨的血管外皮瘤:本病诊断应结合临床、x线和病理学表现综合考虑。
体征:
一、骨的血管瘤:好发于脊椎(胸椎下段及腰椎上段)和颅骨,有时也见于下颌骨及四肢各骨。症状轻微,发展缓慢。主要有轻微疼痛,浅部者骨质膨胀,患部功能障碍。脊椎者常表现腰痛,仅少数因合并椎管内血管瘤而引起脊髓压迫症状。常合并皮肤或软组织血管瘤。偶有不产生症状,于体检时无意中发现。
二、骨的血管球瘤:拇指及小指末节指骨较多发生。主要症状为反覆发作剧烈疼痛。
三、骨的血管内皮瘤:可发生于脊椎、肩胛骨、股骨、胫骨、肱骨等。主要症状为疼痛、肿胀。多单发,可多发。
影响诊断:
一、骨的血管瘤:x线见有局灶性骨质疏松和骨质破坏,产生大小不等囊状影象呈蜂窝状,或为肥皂泡沫状,骨质扩张。有时产生骨针,排列紊乱,或为放射状。
二、骨的血管球瘤:x线表现为局限性骨质破坏,或透明。或为蜂窝状,边界清楚,表面骨质变薄。
三、骨的血管内皮瘤:x线表现为广泛骨质破坏,骨质扩张,不见骨膜反应及新生骨。
鉴别诊断:
一、骨的血管瘤:应与骨巨细胞瘤及其他恶性肿瘤鉴别。
二、骨的血管球瘤:临床x线表现应与软骨瘤、上皮囊肿、炎症等鉴别。
预后:
骨的血管瘤:很少复发。
治疗:
一、骨的血管瘤:可用放射治疗,适合手术部位可行截除术,同时植骨。
二、骨的血管球瘤:可刮除之,并同时植骨。
三、骨的血管内皮瘤:可作截除术补加放疗,必要时行截肢术。
四、骨的血管外皮瘤:如临床及x线表现为恶性肿瘤者,需经病理检查确诊,可作局部广泛切除。若局部切除后有复发可考虑截肢。肿瘤对照射的敏感与否,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