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 huangheban )
别名:
肝斑
,
黧黑斑
下面是关于黄褐斑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黑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女性多见。 |
病因: |
本病与内分泌特别是求偶素失调有关,服用避孕药的妇女约20%发生本病,系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联合作用所致。停服后损害可消退,亦可持久存在。妊娠性黄褐斑常从怀孕3-5月开始,分娩后渐消退,有的可因女性生殖器疾病或于绝经期发生本病。某些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癌肿、慢性乙醇中毒、肝病和恶病质患者以及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氯丙嗓(冬眠灵)、苯妥英的患者也可伴发本病。日光则是本病的一种促发因素。临床上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且也常见于男性。 |
人群: |
本病常见于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有发生。如发于孕妇,多开始于妊娠2~5个月,分娩后逐渐消失。但下次妊娠还可再发,称为妊娠性黄褐斑, |
病理: |
组织病理示角质形成细胞内黑色素颗粒增大,且数目增多。 |
诊断标准: |
黄褐斑诊断标准: 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其境界清晰,边缘常不整,形如地图或蝴蝶、对称分布于额、眉、颊、鼻、上唇等处,亦能使整个面部受累及。褐斑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 |
诊断依据: |
使用wood氏灯检查,黄褐斑可见有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三种。组织病理检查见损害处,黑素细胞的黑素形成活跃,表现为基底层黑素增加,但无黑素细胞的增殖。真皮上部可见游离的黑素颗粒或被噬黑素细胞所吞噬,无炎症浸润。有时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
体征: |
多发于30岁左右的已婚妇女,但未婚妇女和男性也可见。损害为淡褐到淡黑色斑片,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无炎症及脱屑,对称分布于面部。面中型最为常见,损害分布于颊、额、上唇、鼻和颏部。颧型损害累及颊和鼻部。下颌型损害累及下颌支部。局部无炎症及鳞屑,缺乏自觉症状,损害随季节、日晒、内分泌变化等因素而减轻或加重,但多经久不退呈慢性病程。 |
鉴别诊断: |
1.瑞尔黑变病:好发于前额、颧部、颈及耳后,也可累及躯干及四肢,呈灰褐、深褐或蓝灰色损害,有时略呈网状,境界不清,色素斑上常有粉状鳞屑,可伴皮肤轻度发红及瘙痒。2.阿狄森氏病:色素沉着呈全身性弥漫性分布,青铜色至黑褐色斑片,除面部外还可见于乳晕、外生殖器等处,有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乏力、血压降低等。 3.civatte皮肤异色病:皮损对称分布于面、颈和上胸部,为红棕色网状色素沉着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和萎缩。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面部褐斑全部消失,与正常肤色相同。并不再复发。 2.好转:面部褐斑大部分消失或颜色减退。或偶有复发。 |
治疗: |
应尽量去除病因,避免日晒。 一、全身治疗 1.维生素c,每日1~3g口服或静脉注射。 2.谷胱甘肽400mg和维生素c1g混合静脉注射,每周2次。 3.硫代硫酸钠20ml加维生素c1g静脉注射。 二、局部治疗 1.单用以下药物有一定的疗效,包括:①3%氢醌霜;②20%氢醌单苯醚霜;③5%~20%白降汞软膏;④20%壬二酸霜;⑤10%曲酸霜;⑥3%过氧化氢溶液;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⑧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倍他米松、地塞米松、肤轻松等;⑨0.1%维甲酸霜外用;⑩3%对苯二酚单丙酸酯霜,外用。 2.复方制剂外用:①0.05%维甲酸,4%氢醌,0.03%地搴米松之复方霜剂;②0.05%丙缩羟强龙霜加入0.25%薄荷脑,0.5%抗坏血酸,2%水杨酸及5%氢醌粉。 3.其它:①健肤生膏霜(主要含无毒株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②0.5%ge~132霜;③0.5%松果体霜,外用。 |
中西医结合: |
中医从肝郁或肾虚着手,应用养血疏肝丸,六味地黄丸,并辅以活血药物。西药内用大剂量维生素c,外用各种还原剂。两者相辅多取良效。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