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 biantaotizhouweinongzhong )
别名:
猛疽
,
喉痈
,
咽喉生痈
,
咽喉生疮
,
喉关痈
,
骑关痈
下面是关于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发生在腭扁桃体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潜在性间隙(扁桃体周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称为扁桃体周炎(peritonsllitiss),积脓形成后称为扁桃体周围脓肿。 |
病因: |
在急性扁桃体炎时,由于炎症未得到及时控制,进一步向扁桃体周围组织扩散。早期称为扁桃体周围炎(一般2~3天),稍长时间(5~6天)炎症进一步发展形成脓肿。其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季节: |
秋冬季节犯病较多。 |
人群: |
本病青壮年多见, |
发病机理: |
扁桃体内有8~ 20个迂曲、细长之隐窝,其深浅不一,以扁桃体上窝最深,其底部接近扁桃体被膜。扁桃体急性炎症,或隐窝口引流不畅时,感染可穿透被膜,侵及扁桃体周围隙而致病,多发生在一侧。 |
诊断标准: |
1.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 2.咽部剧痛,常放射到同侧耳部,张口受限,吞咽困难,涎液潴留,言语含糊不清,似口中含物。发热、全身不适,呈急性病容。 3.颈淋巴结肿大、压痛,颈呈假性僵直,头倾向患侧。 4.脓肿多数位于扁桃体前上方,引起软腭、舌腭弓和悬雍垂充血水肿,偏向健侧。扁桃体充血,被推向内下方。 5.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6.舌腭弓最隆起处穿刺抽出脓液。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7.应与扁桃体肿瘤、咽旁脓肿、咽后脓肿及颌下间隙脓肿等鉴别。 |
诊断依据: |
1、急性扁桃体炎4-5天后症状加重,高热、咽痛剧烈; 2、颈僵直,流涎、说话不清,如口中含物; 3、检查扁桃体周围可见扁桃体上极与舌腭弓之间明显隆起; 4、穿刺可抽出脓液。 |
体征: |
1.初起时为急性扁桃体炎,但3~4日后症状不但未减轻而且加重,表现为持续高热,咽痛明显,不敢吞咽,疼痛向耳部放射,再经2~3天疼痛进一步加剧,说话含糊不清,如口中含物,不敢吞咽,唾液含在口中,表现流涎,张口困难,饮食时可呛入鼻腔。 2.颈部僵直,表情痛苦,不敢随意转头(因怕引起疼痛),转头时头与身体一起转动。 |
体检: |
检查时患者有痛苦表情,头常偏向患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咽部表现因脓肿所在部位不同而异。脓肿居间隙前上者,患侧舌腭弓、软腭充血肿胀,尤以扁桃体上方为著。悬雍垂红肿并偏向对侧,扁桃体常被推向后下方而不易窥见(称前上型)。脓肿居间隙后上者,患侧腭咽弓红肿、隆起,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称后上型)。 |
实验室诊断: |
穿刺抽出脓液可确定诊断。 |
鉴别诊断: |
1.咽旁脓肿:脓肿部位不同,在一侧颈外下颌角伴有压痛,扁桃体和咽侧壁被推向中线,但扁桃体本身无病变。 2.智齿冠周炎:因智齿阻生而引起,牙冠上复盖肿胀组织,扁桃体和悬雍垂正常。 3.扁桃体恶性肿瘤,尤其继发感染之肿瘤可有扁桃体周围肿胀,但无全身发热等急性病容表现,时间一般较长,咽痛不甚明显。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咽痛除,体温正常,脓肿消失,创口愈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各项检查无异常。 2.好转:咽痛减轻,体温有所下降,脓肿缩小,脓腔引流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实验室各项检查均有改善。 3.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咽痛加剧,高热不退,感染扩展,引起严重并发症。实验室各项检查均异常。 |
治疗: |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进易消化食物。 2.抗生素应用:脓肿未形成之前按急性扁桃体炎治疗,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用量要充足,可静脉用药;最好用广谱抗生素。 3.穿刺抽脓:穿刺抽出脓,每日抽1次,一般2~3次后能全愈。方法: ①麻醉:用1%地卡因局部涂抹,以达到粘膜表面麻醉;也可用1%地卡因棉拭子置于中鼻甲后端,以麻醉蝶腭神经;1%普鲁卡因约1~2ml于穿刺部位浸润注入。以上二种方法取任何一种都能达到麻醉作用、术者可根据自己习惯选择。 ②穿刺部位:假设于悬雍垂恨部作一平行线,再自舌腭弓前缘作一垂直线,两线相交叉点即为穿刺点;或自悬雍垂根部与最后磨牙连线的中点为穿刺点;或在扁桃体上极与舌腭弓之间表现最膨隆之部位为穿刺点。以上三种方法可任选一种,按术者习惯自行选择。 ③穿刺方法:用粗、长针头,刺入时动作要轻柔,可感觉到有落空感即进入脓腔。不要刺入过深,以免刺伤大血管引起出血。如果未抽出脓,可将针退出一部分,改变方向再刺入试抽。 4.切开排脓:如不作穿刺抽脓,则可切开排脓,麻醉和切开部位同穿刺抽脓法。即在穿刺的部位作一小切口,切开粘膜及浅部组织后进入脓腔,然后用一血管钳从切口中伸入,沿扁桃体被膜外方进入脓腔,稍加扩张,将切口撑大,随即有脓外流,病人顿时感症状减轻,可每日用血管钳扩张一次,待无脓时为止。 5.脓肿期间将扁桃体切除:有时因脓肿引流不畅,虽经多次抽脓但仍有脓或经切开引流后仍不能治愈。此时可在急性期切除扁桃体,以彻底引流,也达到根冶的目的。 6.预防性扁桃体切除:约有1/3病人扁周脓肿反复发作,为了根除,可在炎症消退后3周切除扁桃体,因为此时期扁桃体周围瘢痕尚未形成,扁桃体容易剥离,否则扁周因瘢痕而粘连切除困难。 |
中西医结合: |
扁桃体周围脓肿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西医主张在脓肿形成前,选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如脓肿已形成则应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待炎症消退后二周行扁桃体切除。中医治疗在脓肿形成前应疏风清热、消肿止痛、可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清咽利膈汤加减。已形成脓肿应清热解毒、活血排脓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脓肿形成前,可用抗生生抗炎的同时加用中药,一旦脓肿形成,切开排脓仍是最有效的治疗,中药协同应用,对减轻症状及早治愈有良好功效。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