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 benbingtongniaozheng )

苯丙酮尿症症状_苯丙酮尿症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下面是关于苯丙酮尿症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苯丙酮尿症是较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病之一,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典型病人肝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苯丙氨酸不能代谢为酪氨酸,致苯丙氨酸及其中间代谢物苯丙酮酸、苯乙酸等在体内蓄积及经尿排出,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萎缩、智能低下。
病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理生理:
近年证明于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的过程中,除主要需有苯丙氨酸羟化酶参与外,尚需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还原型辅酶Ⅱ的参与,当这些酶缺乏时,可引起某些不典型的苯丙酮尿症。
诊断标准:
苯丙酮尿症诊断标准:
1.智力及体格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头围小,乳齿萌出晚,牙列稀疏,骨骼发育迟缓。
2.皮肤色白、细腻,头发色淡、干枯。汗液及尿液有特殊的鼠尿和霉臭味。
3.可有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
4.尿三氯化铁和2,4-二硝基苯肼试验阳性。
5.血中苯丙氨酸浓度高于1.2mmol/l(20mg/dl),血酪氨酸浓度正常。
6.口服苯丙氨酸耐量试验,血中苯丙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但酪氨酸值不高。
诊断依据:
本病应力求早期诊断,争取及早治疗,对有阳性家族史及父母间有亲缘关系的新生儿及临床有可疑症状者,应作以下检查以确定诊断。
发病:
初生正常婴儿血苯内氨酸浓度都在正常范围(正常人血清苯丙氨酸含量为50.8—148.9μmol/l),以后由于新生儿体内苯丙氨酸经化酶等的不成熟,可使血中苯丙氨酸堆积,引起一过性苯丙氢酸升高,但一般于2—3周内恢复正常。典型苯丙酮尿症患者初生1—3d内血苯丙氨酸亦可在正常范围内,以后迅速升高;若不经治疗,血清苯丙氨酸浓度持续在1210.6—1815.9μmol/l以上。
体征:
智能低下是苯丙酮尿症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患儿出生时可能尚未察觉异常,生后4—9个月时神经精神发育明显落后,未经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为白痴,情绪反应与记忆力均差,语言障碍,生长发育落后,仅1%患儿智能接近正常。新生儿期毛发颜色尚正常,后渐变金黄色,且干燥。约1/4患儿有湿疹,尿及汗液有特殊“霉昧”(苯乙酸增高引起),易呕吐及激惹不安。l/3患者有神经症状和体征如节律性摇晃动作、震颤、腱反射活跃、肌张力增高,重症患者可伴脑性瘫痪,约1/4—l/3患者婴儿期可有癫痫发作,多表现为婴儿痉挛症,80%患者脑电图有异常。
实验室诊断:
细菌抑制试验(guthrie试验):枯草杆菌atcc 6633的生长需苯丙氨酸,如在培养基内掺入苯丙氨酸拮抗剂β-2-噻吩丙氨酸可抑制细菌生长,但如新生儿血清中苯丙氨酸浓度超过121.1—242.1μmol/l时,细菌仍可生长。目前上海、北京等城市已用本法进行新生儿筛选,以期及早诊断苯丙酮尿症患者。
尿:
尿三氯化铁试验与国产苯丙酮尿症快速诊断试纸试验:尿中如含苯丙酮酸则三氯化铁试验呈绿色,放置后退色;如尿中含尿黑酸、组氨酸或氯丙嗪代谢产物,亦可显绿色而呈假阳性反应。中国生产pku试纸润湿尿液后如呈蓝绿色为阳性,并对根据色泽深浅与标准色板比较,估计尿中苯丙酮酸含量。因血清苯丙氨酸浓度低于908—1210.6/μmol/l,尿中可无苯丙酮酸排泄,故新生儿期患者尿三氯化铁及试纸试验可呈阴性。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血中苯丙氨酸含量恢复正常(0.04~0.12mmol/l即0.7~2mr/dl)。
2.好转:症状和体征好转,血苯丙氨酸含量接近正常水平。
治疗:
本病主要采用饮食治疗,生后3周内即开始低苯丙氨酸饮食,基本上可避免智能低下;若生后6个月以上才开始治疗,则约1/3患儿智力低下。开始治疗时应将苯丙氨酸摄入量限制于每日70—80mg/kg体重(重型患儿苯丙氨酸耐量为每日250—500mg),但总蛋白摄入量应得到保证,故选用低苯丙氨酸奶粉治疗较为理想。治疗中应经常定期检查血苯丙氨酸浓度,以保持于302.7—605.3μmol/l为宜,否则易导致苯丙氨酸缺乏,表现贫血,骨质萎缩,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此亡。饮食治疗应持续5年以上。对某些非典型苯丙酮尿症患者,可给予辅因子四氢生物蝶呤治疗。食物中除脂肪和糖类外,均含有蛋白质;其中苯丙氨酸含量占蛋白质的3%—5%。故从普通食物中摒除苯丙氨酸是困难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