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蒲圻贝母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蒲圻贝母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蒲圻贝母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蒲贝、灯笼花
英文名:Bulbus Fritllariae Puqiensis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蒲圻贝母Fritllaria puqiensis G.D.Yu et G.Y.Chen的鳞茎。
汉语拼音:Pú Qí Bèi Mǔ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鳞茎扁球形,直径2~3cm,2(~3)枚鳞片肉质肥厚,大小近等或不等,抱合。茎下面2枚叶多对生,其余的对生或轮生,有时兼有散生;叶片披针形、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5~18cm,宽0.4~2.3cm,先端不卷曲或弯曲,有时稍弯曲。花1~3朵,少有4朵,俯垂,钟状,淡黄色具紫色斑点或方格;苞片1~4枚,叶状,比叶小,先端通常强烈卷曲;花被片外轮3枚,宽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3.4~5.7cm,宽0.5~1.5cm,内轮3枚,宽披针形或近椭圆形,与外轮花被片近等长,宽0.8~1.9cm,蜜腺窝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5~4/5,花丝不具小乳突,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长3~6.5mm。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200~400m的低山地区。主产湖北,多栽培。
性状鉴别:鳞茎略呈倒圆锥形或扁圆形,直径1.7~2.8cm,高1.3~2.4cm。表面黄棕色,有颗粒状突起。外层两枚鳞叶大小近等,顶端开裂,底部不平整。味苦。
性味:同湖北贝母。
功效与作用: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散结。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蒲贝、灯笼花
英文名:Bulbus Fritllariae Puqiensis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蒲圻贝母Fritllaria puqiensis G.D.Yu et G.Y.Chen的鳞茎。
化学成分:含蒲贝酮碱。
汉语拼音:Pú Qí Bèi Mǔ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鳞茎扁球形,直径2~3cm,2(~3)枚鳞片肉质肥厚,大小近等或不等,抱合。茎下面2枚叶多对生,其余的对生或轮生,有时兼有散生;叶片披针形、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5~18cm,宽0.4~2.3cm,先端不卷曲或弯曲,有时稍弯曲。花1~3朵,少有4朵,俯垂,钟状,淡黄色具紫色斑点或方格;苞片1~4枚,叶状,比叶小,先端通常强烈卷曲;花被片外轮3枚,宽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3.4~5.7cm,宽0.5~1.5cm,内轮3枚,宽披针形或近椭圆形,与外轮花被片近等长,宽0.8~1.9cm,蜜腺窝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5~4/5,花丝不具小乳突,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长3~6.5mm。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200~400m的低山地区。主产湖北,多栽培。
性味:同湖北贝母。
功效与作用: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散结。
性状:鳞茎略呈倒圆锥形或扁圆形,直径1.7~2.8cm,高1.3~2.4cm。表面黄棕色,有颗粒状突起。外层两枚鳞叶大小近等,顶端开裂,底部不平整。味苦。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蒲圻贝母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