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麻牛膝

汉语拼音:Má Niú Xī 别名: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千把钩 性味:微苦;性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麻牛膝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麻牛膝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麻牛膝的功效_麻牛膝的用量和禁忌_麻牛膝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千把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ula capitata Moq.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的根。

采收和储藏: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泥土、地上茎叶及须根,晒干或烘干。

化学成分:先后从根中分离出9个C29和C21昆虫变态甾体为:杯苋甾酮(cya-sterone),异杯苋甾酮(isocyasterone),头花蒽草甾酮(capitastero-ne),紫苋甾酮(ama-rasterone)A,紫苋甾酮(amarasterone)B,森告甾酮(sengeste-rone),表杯苋甾酮(epicyasterone),前杯苋甾酮(precyas-terone)和坡斯特甾酮(poststerone)。。

汉语拼音:Má Niú Xī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粗壮,灰褐色或棕红色,根条圆锥状,少扭曲。茎直立,近四棱形,具分枝,茎及枝皆疏生灰色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有开展的长柔毛;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4cm,宽3-7cm,先端尾尖,尾部长5-15mm,基部楔形,两面疏生长柔毛,且具缘毛。花球团近单生,或仅中央顶生者有数个作短穗状排列,苞片长3-4mm,光亮,无毛,干时褐紫色,先端渐尖,中脉在背面成龙骨状;花丛生于苞片腋部,有两性花数朵及不育花1-2朵;两性花长4mm;两性花花被片披针形,长3-4mm,暗紫色,先端渐尖,仅外面基部有长柔毛;不育花花被片披针状钻形,长3mm,麦秆黄色,坚硬,先端成钩状;雄蕊花丝长3mm,基部疏生长柔毛,较退化雄蕊为短;退化雄蕊长方形,长0.6-1mm,为子房高度之半或2/3,为果期花丝长度的1/4,先端深裂,裂片4-8,常呈撕裂状或近流苏状,时有分枝,间或两侧细裂作缘毛状;子房基部有长柔毛。胞果长圆状卵形,长3mm,灰黄色,无毛。种子椭圆形,长2mm,光亮,带红色。花期8月,果期10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300m山坡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麻牛膝 Radix Cyathulae Capitatae主产于四川金沙江流域一带,云南及西藏部分地区亦产。自产自销。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根条短粗,长圆柱状锥形,两端粗细相差较大,头大尾小,常扭曲。表面棕黄色、深褐色,有皮孔及纵皱纹。体硬质脆,易折断,断面微带棕红色。气浓,味微甘,苦涩,略具麻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与川牛膝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中柱异常维管束排列紧密且较多。在根中段排列8-9圈。导管比川牛膝小,最大直径为100μm。

性味:微苦;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逐瘀血。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

性状:性状鉴别根条短粗,长圆柱状锥形,两端粗细相差较大,头大尾小,常扭曲。表面棕黄色、深褐色,有皮孔及纵皱纹。体硬质脆,易折断,断面微带棕红色。气浓,味微甘,苦涩,略具麻味。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麻牛膝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