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耐冬果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耐冬果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耐冬果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小叶兆印⒑谂=睢⒌犊谝、铺地蜈蚣
药材基源:蔷薇科耐冬果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以叶入药。
化学成分:含扁桃腈葡萄糖甙(mandelnitrile glucoside,C14H17O6N)、dl-扁桃腈、D-葡萄糖甙(dlmandelnitrile-D-glucoside)。
汉语拼音:Nài Dōn Guǒ
资源分布:云南、四川、西藏。
性味:酸、甘、涩,温。有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功效与作用:止血生肌。治刀伤。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黑牛筋、刀口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兆拥囊丁G锛静梢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矮灌木,高约1米。茎直立,分枝多,小枝红褐色至黑褐色,幼时有黄色柔毛,老时脱落。叶互生,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4~10毫米,宽3.5~7毫米,先端钝圆,少数有凹缺或急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无毛或具稀疏柔毛,下面被带灰白色的短柔毛;叶柄长1~2毫米,有短柔毛。花常单生,少数有2~3朵,花梗甚短;花白色,直径约1厘米;花萼筒钟状,外面有细毛,萼片三角形;花瓣平展,5枚,近圆形。梨果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常有2小核。
资源分布:生于多石山坡或灌木丛中。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甜微酸涩,有毒。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
功效与作用:《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止血,生肌。治刀伤。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黑牛筋、刀口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栒子的叶。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植物的枝含月桂樱叶甙。
汉语拼音:Nài Dōnɡ Guǒ
原形态:常绿矮灌木,高约1米。茎直立,分枝多,小枝红褐色至黑褐色,幼时有黄色柔毛,老时脱落。叶互生,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4~10毫米,宽3.5~7毫米,先端钝圆,少数有凹缺或急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无毛或具稀疏柔毛,下面被带灰白色的短柔毛;叶柄长1~2毫米,有短柔毛。花常单生,少数有2~3朵,花梗甚短;花白色,直径约1厘米;花萼筒钟状,外面有细毛,萼片三角形;花瓣平展,5枚,近圆形。梨果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常有2小核。
资源分布:生于多石山坡或灌木丛中。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甜微酸涩,有毒。"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
功效与作用:《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止血,生肌。治刀伤。"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耐冬果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