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蒿的功效_雪上一枝蒿的用量和禁忌_雪上一枝蒿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雪上一枝蒿

汉语拼音: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 别名:一支蒿 性味:苦;辛;温;有大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雪上一枝蒿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雪上一枝蒿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一支蒿

英文名:Shortstalk Monkshood Root, Pendulous Monkshood Roo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2.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 var.laxiflorum Fletcher et Lauener3.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 var.crispulum W.T.Wang4.Aconitum nagarum Stapf var.lasiandrum W.T.Wang5.Aconitum nagarum Stapf var.heterotrichum Fletcher et Lauen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展毛短柄乌头、曲毛短柄乌头、宣威乌头、小白撑、铁棒锤、伏毛铁棒锤等多种乌头属植物的块根。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挖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装麻袋内撞击之,使外表光滑。放干燥处,防潮湿及虫蛀。

化学成分:1.展毛短柄乌头 根含乌头碱(aconitine),3-脱氧乌头碱(3-deoxyaconitine),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雪乌碱(penduline),丽鲁碱(laxiconitine)。

汉语拼音: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

原形态:1.短柄乌头,多年生草本,高50-70cm。块根直立,纺锤状圆柱形,长5-8cm,外皮棕黄色。茎直立,疏生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掌状3深裂,裂片又2-3深裂,再作深浅不等的细裂,最终小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两面几无毛。茎下部叶具长柄,开花时枯萎,中部以上叶较密集,有短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被反曲短柔毛;花萼片5,蓝紫色,花瓣状,上萼片膨大呈帽状,高约2.5cm;花瓣一对,有长爪,距短;雄蕊多数,不等长,花丝疏生短毛;子房3-5个,密被直而伸展的黄色长柔毛。u果3-5个,种子多数。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展毛短柄乌头本种与短柄乌头主要区别在于花序轴和花梗被伸展的短柔毛。
3.曲毛短柄乌头本种与短柄乌头主要区别在于小苞片片长约3mm;心皮密被贴伏的白色短柔毛。
4.宣威乌头多年生草本。块根胡萝卜形,长约5cm。茎高约50cm,上部疏被弯曲并紧贴的短柔毛,不分枝或分枝。基生叶及生于近茎基部的茎生叶均具长柄;叶片革质或纸质,肾形,长4cm,宽9cm,3全裂,中全裂片菱形或倒卵状菱形,3裂,末回小裂片狭卵形至狭披针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背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总状花序,花序轴和花梗只被弯曲而紧贴的白色短柔毛;小苞片生花梗的基部或下部,狭卵形;萼片蓝紫色,上萼片船状盔形,侧萼片圆倒卵形;花瓣2,无毛,有短距;雄蕊多数,花丝上部被黄色短毛;心皮5,密被淡黄色短柔毛。花期10月,果期11月。
5.小白撑形态及时性生境分布参见小白撑条。
6.铁棒锤形态及生境分布参见铁棒锤条。
7.伏毛铁棒锤形态及生境分布参见铁棒锤条。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800-4300m的高山草地、疏林下或多石砾处。
2.生于海拔3000-4300m的山地草坡、多石山坡或陡崖上。
3.生于海拔3700m地带的山地。
4.生于海拔2800m左右的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样部。
2.分布于四川木里、云南禄劝和中甸。
3.分布于四川西北部(大金)。
4.分布于云南宣威和富源一带地区。

性状鉴别:1.性状鉴别 (1)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块根长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5-7.5cm,直径0.5-1.5cm。子根表面灰棕色,光滑或有浅皱纹及侧根痕;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有黑棕色环。母根表面深棕色,有纵皱纹及侧根残基;断面不平坦,中央裂隙较多。气微,味有麻舌感,有大毒。
(2)展毛短柄乌头和曲毛短柄乌头 性状与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相似。
(3)宣威乌头 块根圆锥状或圆柱形,长5-7cm,直径1-1.5cm;表面棕色至暗棕色,有纵皱纹及侧根痕;断面淡棕色。
(4)小

性味:苦;辛;温;有大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不超过0.02g,1d量不超过0.04g。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研末调敷;或煎汤熏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活轿止痛。主风湿骨痛;趺打损伤;肢体疼痛;牙痛;疮疡肿毒;癌性疼痛

各家论述:《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用药禁忌:本品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孕妇、老弱、婴幼儿及心脏病、溃汤病患者均禁服。酒剂禁内服。中毒症状主要表现迷走神经强烈兴奋,出现流涎、呕吐、腹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困难或抽搐昏迷,可因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归经:肝经

出处:出自《科学的民间药草》。 《云南中草药》: 误服雪上一枝蒿药物中毒者,可用生甘草一两,绿豆四两,加水2000ml,煎至1000ml,频服。

附方:①治跌打损伤, 风湿骨痛, 牙痛: 雪上一枝蒿0.25分(如米粒大)吞服。(《云南中草药选》)②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疡肿毒,毒虫及毒蛇咬伤,蜂叮: 雪上一枝蒿五钱,泡酒一厅,十天后外擦,禁内服。(《云南中草药选》)③治牙髓炎(无痛去髓):用雪上一枝蒿酒精提取物(制法:取雪上一枝蒿块根研粉,浸于无水酒精中,24小时后过滤,将滤液蒸去酒精,得棕褐色胶状物) 1克,雪上一枝蒿粉0.5克,蟾酥细粉 1克,羊毛脂0.8克,共置于乳钵内充分调匀,研成软膏状,即为牙髓失活剂。 在原有的穿髓孔处封入米粒大的药剂, 1

性状:1.性状鉴别 (1)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块根长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5-7.5cm,直径0.5-1.5cm。子根表面灰棕色,光滑或有浅皱纹及侧根痕;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有黑棕色环。母根表面深棕色,有纵皱纹及侧根残基;断面不平坦,中央裂隙较多。气微,味有麻舌感,有大毒。

炮制:用清水浸漂7日,每日换水2次,待中心软透后切片,置蒸笼内蒸2-3小时,取出晒干。再用熟猪油拌和炒透入药,或将湿纸包裹,置炭火旁煨透,去纸,浸童便中一昼夜,取出,漂净晒干。

注意:本品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孕妇、老弱、婴幼儿及心脏病、溃汤病患者均禁服。酒剂禁内服。中毒症状主要表现迷走神经强烈兴奋,出现流涎、呕吐、腹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困难或抽搐昏迷,可因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等的块根。夏末秋初挖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装麻袋内撞击之,使外表光滑。放干燥处,防潮湿及虫蛀。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块根直立,纺锤状圆柱形,长5~8厘米,外皮棕黄色。茎直立,疏生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掌状3深裂、裂片又2~9深裂,再作深浅不等的细裂,最终小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两面几无毛。茎下部叶具长柄,开花时枯萎,中部以上叶较密集,有短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袖被反曲短柔毛;花萼片5,蓝紫色,花瓣状,上萼片膨大呈帽状,高约2.5厘米;花瓣一对,有长爪,距短;雄蕊多数,不等长,花丝疏生短毛;子房3-~5个,密被直而伸展的黄色长柔毛。u果3~5个,种子多数。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资源分布:多生于高山草地、山坡及疏林下。分布云南、四川。产云南、四川。

性状鉴别:干燥块根呈长圆柱形,直径约0.5~1.7厘米,长达5~8厘米以上。外表呈黑褐色或黄棕色,饱满,皱纹微细,亦有较显明者,以纵皱为多,常有侧根的断痕,偶有分枝者。质坚脆易断,断面略呈圆形,现粉白色。栓皮菲薄,皮部较宽,木部及髓部约占直径1/3,形成层附近色较深,呈黑褐色圈。气微弱,味辛辣而麻。以皮色黑褐、心白、粉质、有黑圈、饱满、光滑者为佳。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麻,温,大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4厘;或浸酒。外用:酒磨敷。

功效与作用:消炎止痛,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牙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用药禁忌:有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豆类、牛羊肉。

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

附方:①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牙痛:雪上一枝蒿0.25分(如米粒大)吞服。(《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疡肿毒,毒虫及毒蛇咬伤,蜂叮:雪上一枝蒿五钱,泡酒一斤,十天后外擦,禁内服。(《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牙髓炎(无痛去髓):用雪上一枝蒿酒精提取物(制法:取雪上一枝蒿块根研粉,浸于无水酒精中,24小时后过滤,将滤液蒸去酒精,得棕褐色胶状物)1克,雪上一枝蒿粉0.5克,蟾酥细粉1克,羊毛脂0.8克,共置于乳钵内充分调匀,研成软膏状,即为牙髓失活剂。在原有的穿髓孔处封入米粒大的药剂,1~2天后观察牙髓失活效果,行无痛去髓术。(《全展选编・口腔疾病》)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一支蒿

英文名:Shortstalk Monkshood Root, Pendulous Monkshood Roo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2.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 var.laxiflorum Fletcher et Lauener3.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 var.crispulum W.T.Wang4.Aconitum nagarum Stapf var.lasiandrum W.T.Wang5.Aconitum nagarum Stapf var.heterotrichum Fletcher et Lauen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展毛短柄乌头、曲毛短柄乌头、宣威乌头、小白撑、铁棒锤、伏毛铁棒锤等多种乌头属植物的块根。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挖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装麻袋内撞击之,使外表光滑。放干燥处,防潮湿及虫蛀。

化学成分:云南昭通产雪上一枝蒿的块根含有6种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以及一枝蒿乙素、戊素和己素。

汉语拼音: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

原形态:1.短柄乌头,多年生草本,高50-70cm。块根直立,纺锤状圆柱形,长5-8cm,外皮棕黄色。茎直立,疏生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掌状3深裂,裂片又2-3深裂,再作深浅不等的细裂,最终小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两面几无毛。茎下部叶具长柄,开花时枯萎,中部以上叶较密集,有短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被反曲短柔毛;花萼片5,蓝紫色,花瓣状,上萼片膨大呈帽状,高约2.5cm;花瓣一对,有长爪,距短;雄蕊多数,不等长,花丝疏生短毛;子房3-5个,密被直而伸展的黄色长柔毛。u果3-5个,种子多数。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展毛短柄乌头本种与短柄乌头主要区别在于花序轴和花梗被伸展的短柔毛。
3.曲毛短柄乌头本种与短柄乌头主要区别在于小苞片片长约3mm;心皮密被贴伏的白色短柔毛。
4.宣威乌头多年生草本。块根胡萝卜形,长约5cm。茎高约50cm,上部疏被弯曲并紧贴的短柔毛,不分枝或分枝。基生叶及生于近茎基部的茎生叶均具长柄;叶片革质或纸质,肾形,长4cm,宽9cm,3全裂,中全裂片菱形或倒卵状菱形,3裂,末回小裂片狭卵形至狭披针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背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总状花序,花序轴和花梗只被弯曲而紧贴的白色短柔毛;小苞片生花梗的基部或下部,狭卵形;萼片蓝紫色,上萼片船状盔形,侧萼片圆倒卵形;花瓣2,无毛,有短距;雄蕊多数,花丝上部被黄色短毛;心皮5,密被淡黄色短柔毛。花期10月,果期11月。
5.小白撑形态及时性生境分布参见小白撑条。
6.铁棒锤形态及生境分布参见铁棒锤条。
7.伏毛铁棒锤形态及生境分布参见铁棒锤条。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800-4300m的高山草地、疏林下或多石砾处。
2.生于海拔3000-4300m的山地草坡、多石山坡或陡崖上。
3.生于海拔3700m地带的山地。
4.生于海拔2800m左右的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样部。
2.分布于四川木里、云南禄劝和中甸。
3.分布于四川西北部(大金)。
4.分布于云南宣威和富源一带地区。

性状鉴别:1.性状鉴别 (1)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块根长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5-7.5cm,直径0.5-1.5cm。子根表面灰棕色,光滑或有浅皱纹及侧根痕;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有黑棕色环。母根表面深棕色,有纵皱纹及侧根残基;断面不平坦,中央裂隙较多。气微,味有麻舌感,有大毒。
(2)展毛短柄乌头和曲毛短柄乌头 性状与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相似。
(3)宣威乌头 块根圆锥状或圆柱形,长5-7cm,直径1-1.5cm;表面棕色至暗棕色,有纵皱纹及侧根痕;断面淡棕色。
(4)小白撑 参见小白撑条。
(5)铁棒锤及伏毛铁棒锤 参见铁棒锤条。
2.显微鉴别 根黄切面:(1)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子根后生皮层为1-2列棕色薄壁细胞;皮层窄,4-5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宽,皮层及韧皮部外侧均有石细胞散在。形成层近圆形或五角环形。木质部束常成对,排民V字形,位于五角隅处。中央有髓。本品薄壁组织中充满淀粉粒。母根横切面:韧皮部及髓部有多数裂隙;内皮层不明显;V字形木质部束较子很多。
(2)宣威乌头 后生皮层为1或数列棕色薄壁细胞;皮层细胞7-8列。形成层有时圆环形。导管排列成V形或辐射状。
(3)展毛短柄乌头和曲毛短柄乌头 组织构造与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相似。
3.粉末特征:(1)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①石细胞长条形、梭形、长圆形、长方形或卵圆形,长60-240μm,直径30-40μm,壁厚,纹孔及孔沟大多明显。②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形,直径8-30μm,脐点点状或一字形、飞鸟状,有的可见层纹;复粒多为2分粒组成,少数为3分粒。
(2)宣威乌头 淀粉单粒直径8-24μm,脐点点状或3叉形的星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

性味:苦;辛;温;有大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不超过0.02g,1d量不超过0.04g。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研末调敷;或煎汤熏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活轿止痛。主风湿骨痛;趺打损伤;肢体疼痛;牙痛;疮疡肿毒;癌性疼痛

各家论述:《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用药禁忌:本品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孕妇、老弱、婴幼儿及心脏病、溃汤病患者均禁服。酒剂禁内服。中毒症状主要表现迷走神经强烈兴奋,出现流涎、呕吐、腹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困难或抽搐昏迷,可因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归经:肝经

出处:出自《科学的民间药草》。 《云南中草药》: 误服雪上一枝蒿药物中毒者,可用生甘草一两,绿豆四两,加水2000ml,煎至1000ml,频服。

附方:①治跌打损伤, 风湿骨痛, 牙痛: 雪上一枝蒿0.25分(如米粒大)吞服。(《云南中草药选》)②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疡肿毒,毒虫及毒蛇咬伤,蜂叮: 雪上一枝蒿五钱,泡酒一厅,十天后外擦,禁内服。(《云南中草药选》)③治牙髓炎(无痛去髓):用雪上一枝蒿酒精提取物(制法:取雪上一枝蒿块根研粉,浸于无水酒精中,24小时后过滤,将滤液蒸去酒精,得棕褐色胶状物) 1克,雪上一枝蒿粉0.5克,蟾酥细粉 1克,羊毛脂0.8克,共置于乳钵内充分调匀,研成软膏状,即为牙髓失活剂。 在原有的穿髓孔处封入米粒大的药剂, 1~2天后观察牙髓失活效果,行无痛去髓术。 (《全展选编・口腔疾病》)

性状:干燥块根呈长圆柱形,直径约0.5~1.7厘米,长达5~8厘米以上。外表呈黑褐色或黄棕色,饱满,皱纹微细,亦有较显明者,以纵皱为多,常有侧根的断痕,偶有分枝者。质坚脆易断,断面略呈圆形,现粉白色。栓皮菲薄,皮部较宽,木部及髓部约占直径1/3,形成层附近色较深,呈黑褐色圈。气微弱,味辛辣而麻。以皮色黑褐、心白、粉质、有黑圈、饱满、光滑者为佳。

炮制:用清水浸漂7日,每日换水2次,待中心软透后切片,置蒸笼内蒸2~3小时,取出晒干。再用热猪油拌和炒透入药,或将湿纸包裹,置炭火旁煨透,去纸,浸童便中一昼夜,取出,漂净晒干。

注意:有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豆类、牛羊肉。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雪上一枝蒿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