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叶的功效_紫薇叶的用量和禁忌_紫薇叶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紫薇叶

汉语拼音:Zǐ Wēi Yè 性味:味微苦;涩;性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紫薇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紫薇叶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碱、印车前胡碱、紫薇碱、双氢蔚剔雌拉亭、德考定碱。以上各种生物碱集中含在豆夹中。

汉语拼音:Zǐ Wēi Y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功效与作用:治痢疾,湿疹,创伤出血。

出处:《湖南药物志》

附方:①治白痢:紫薇叶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功效与作用:治痢疾,湿疹,创伤出血。

出处:《湖南药物志》

附方:①治白痢:紫薇叶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湿疹: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③治创伤出血: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英文名:Commen Crapemyrtle Leaf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troemia indeca L.

药材基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叶含紫薇碱(lagerine),印车前明碱(lager-stroemine),双氢轮叶齿草碱(dihydroverticillatine),十齿草明碱(decamine),十齿草次碱(decinine),十齿草碱(decodine)等生物碱[1]。还含紫薇缩醛(lageracetal),戊醇(amy lalcohol),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2]。

汉语拼音:Zǐ Wēi Yè

原形态:落叶灌木小乔木,高达7m。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贡,小枝纤细,有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几无叶柄;叶往纸质,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侧脉3-7对。花淡红色、紫色,常呈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3-15mm;花萼长7-10mm,萼筒外部无棱槽,先端通常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皱缩,长12-20mm,有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长,花药大,绿色;雌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椭圆状球形,长1-1.3cm,成熟时紫黑色。种子有翅,长约8mm。花期6-9月,果期9-12月。

性味:味微苦;涩;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痈疮肿毒;乳痈;痢疾;湿疹;外伤出血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附方:①治白痢: 紫薇叶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②治湿疹: 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③治创伤出血: 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 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 (江西《中草药学》)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紫薇叶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