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叶的功效_榕树叶的用量和禁忌_榕树叶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榕树

汉语拼音:Rónɡ Shù Yè 别名:小榕叶、落地金钱 性味:淡;性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榕树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榕树叶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小格叶(《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本草求原》)。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叶片,全年可采,拣净杂质,晒干。

资源分布: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鉴别:干燥的叶茶褐色,多呈不规则卷曲状,展开后呈倒卵状长圆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稍狭,边全缘,革质。气微,味淡。

性味:《广东中药》Ⅱ:淡,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活血散瘀,解热理湿。治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流感,百日咳,扁桃体炎,菌痢,肠炎,目赤,牙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骨内阴疮,敷跌打,止痛,冲酒饮。
②《陆川本草》:接骨,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断筋折骨。
③《南宁市药物志》:治痢疾。
④《岭南草药志》:解热,理湿滞。
⑤《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解热去痧,消炎止咳。治癍痧大热,伤寒夹色,鼻衄,蛾喉,扁桃体炎,结合膜炎,疟疾,百日咳,跌打瘀肿,筋伤挛痛。

用药禁忌:《广东中药》Ⅱ:麻风患者忌用,否则皮肤之结节更形表露。

出处:《岭南采药录》

附方:①治妇女经闭,跌打损伤:榕树叶,焙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钱,每日一次,连服三日。(《泉州本草》)
②治眼热:榕树叶、黄豆,加片糖少许同煎服。(《广东中药》Ⅱ)
③治风火牙痛:椿树叶晒干,塞患牙。(《泉州本草》)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小格叶(《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本草求原》)。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叶片,全年可采,拣净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含三萜皂甙、黄酮甙、酸性树脂、鞣质。

汉语拼音:Rónɡ Shù Yè

资源分布: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广东中药》Ⅱ:"淡,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出处:《岭南采药录》

附方:①治妇女经闭,跌打损伤:榕树叶,焙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钱,每日一次,连服三日。(《泉州本草》)

性状:干燥的叶茶褐色,多呈不规则卷曲状,展开后呈倒卵状长圆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稍狭,边全缘,革质。气微,味淡。

注意:《广东中药》Ⅱ:"麻风患者忌用,否则皮肤之结节更形表露。"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小榕叶、落地金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microcarpa L.f.[F.retusa auct.non L.]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叶。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含羽扇豆醉乙酸酯(lupeyl acetate),无羁萜(friedlin),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inol),β-粘霉烯醇(glutin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脂肪族化合物和甾体化合物[1]。

汉语拼音:Rónɡ Shù Yè

原形态:常绿大乔木,高15-25m,胸径50-70cm。全株有乳汁。老枝上有气牛根(榕须),下垂,深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7-12mm;托 叶披针形,长约8mm;叶片草质而稍带肉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 或倒卵形,长3.5一8scm,宽3-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上面 深绿色,光亮,下面浅绿色,全线或浅波状;基出脉3条,侧脉纤细,3-10对。隐头花序(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着 生于已落枝叶腋,扁球形,直径5-10mm,成熟时黄色或微红 色,基部苞片阔卵形,宿存,无总花梗;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 一花序托内,花间有少数刚毛,雄花散生内壁,花被片3,近匙 形,雄蕊1,花药与花丝等长;瘦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广匙 形,花柱侧生,短;雌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与瘿花相似,但较 小,花柱侧生,短于子房,柱头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4-11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800m林缘或旷野,野生或植为行道树。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叶不规则卷曲成筒状,褐色至黄褐色,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3-8cm,宽2-4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稍狭。全缘,下面网脉明显;叶柄长7-12mm。革质,体轻稍有韧性。气微,味苦、涩。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5g,加水25ml,煮沸1h,滤过,滤液浓缩至15ml,备用。
(1)取浓缩液2ml,加三氯化铁试液,显蓝绿色。(检查酚羟基)(2)取浓缩液2ml,加醋酸铅试液,产生黄色沉淀。(检查黄酮)(3)取浓缩液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5ml,收集乙酸乙酯层,

性味:淡;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发表;解毒消肿;祛湿止痛。主流感;慢生气管炎;百日咳;扁桃体炎;目赤;牙痛;菌痢;肠炎;乳痈;烫伤;跌打损伤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消骨内阴疮,敷跌打,止痛,冲酒。
2.《陆川本草》:接骨,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断筋折。
3.《南宁市药物志》:治痢疾。
4.《岭南草药志》:解热,理湿滞。
5.《福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解热去痧,消炎止咳。治癍痧大热,伤寒夹色、鼻衄、蛾喉、扁桃体炎、结合膜炎、疟疾、百日咳、跌打瘀肿、筋伤挛痛。

用药禁忌:广东中药》Ⅱ:麻风患者忌用,否则皮肤之结节更形表露。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附方:①治妇女经闭,跌打损伤: 榕树叶,焙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钱,每日一次,连服三日。(《泉州本草》)②治眼热: 榕树叶、黄豆,加片糖少许同煎服。(《广东中药》Ⅱ)③治风火牙痛:榕树叶晒干,塞患牙。(《泉州本草》)

性状:性状鉴别 叶不规则卷曲成筒状,褐色至黄褐色,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3-8cm,宽2-4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稍狭。全缘,下面网脉明显;叶柄长7-12mm。革质,体轻稍有韧性。气微,味苦、涩。

注意:广东中药》Ⅱ:麻风患者忌用,否则皮肤之结节更形表露。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榕树叶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