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覆盆子叶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覆盆子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覆盆子叶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
性味:《纲目》:酸咸,平,无毒。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点目或研末撒。
功效与作用:治眼睑赤烂,泪多,视物昏花,牙痛,臁疮。
①《本草拾遗》:按绞取汁滴入目中,去肤赤,有虫出如丝线。
②《纲目》:明目止泪,收湿气。
出处:《本草拾遗》
附方:①治牙疼:覆盆子嫩叶捣汁,点目眦三、四次。无新叶,干者煎浓汁亦可。(《摘元方》)
②治眼睛不见物,冷泪浸淫不止,及青盲、天行目暗:西国草,日暴干,捣令极烂,薄绵裹之,以乳汁浸如人行八、九里久用,点目中,即仰卧,禁酒、油、面。(《海上集验方》)
③治臁疮:生覆盆子叶,瓦上煅干,研极细,干掺,纱扎,次日以新水湿去痂,又用温浆水洗拭掺药。(《仁斋直指方》)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
汉语拼音:Fù Pén Zi Yè
性味:《纲目》:"酸咸,平,无毒。"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点目或研末撒。
功效与作用:治眼睑赤烂,泪多,视物昏花,牙痛,臁疮。
出处:《本草拾遗》
附方:①治牙疼:覆盆子嫩叶捣汁,点目眦三、四次。无新叶,干者煎浓汁亦可。(《摘元方》)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西国草、覆盆草叶
英文名:leaf of Palmleaf Raspberry, leaf of Korean Raspberry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的茎叶。
化学成分:干叶含覆盆子甙(goshonoside)F1、F2、F3、F4、F5、F6、F7。
汉语拼音:Fù Pén Zi Yè
原形态:掌叶覆盆子 落叶灌木,高2-3m。幼枝绿色,有白粉,有少数倒刺。单叶互生;叶柄长3-4.5cm;托叶线状披针形;叶片近圆形,直径5-9cm,掌状5深裂,中裂片菱状卵形,基部近心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脉上有白色短柔毛;基生五出脉。花两性;单生于短枝的顶端,花萼5,宿存,卵状长圆形,萼裂片两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圆钝;直径2.5-3.5cm;花梗长2-3.5cm;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数,具柔毛,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下垂;小核果密生灰白色柔毛。花期3-4月,果期5-8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
性味:酸咸;平;无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汁点眼;或研末撒。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明目,敛疮。主眼脸赤烂,目赤肿痛,青盲,牙痛,臁疮,疖肿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挼绞取汁滴入目中,去肤赤,有虫出如丝线。
归经:胃;肝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附方:①治牙疼:覆盆子嫩叶捣汁,点目眦三、四次。无新叶,干者煎浓计亦可。(《摘元方》)②治眼暗不见物,冷泪浸淫不止,及青盲、天行目暗:西国草,日暴干,捣令极烂,薄绵裹之,以乳汁浸如人行八、九里久用,点目中,即仰卧,禁酒、油、面。(《海上集验方》)③治腑疮:生覆盆子叶,瓦上缎干,研极细,于掺,纱扎,次日以新水湿去颊,又用温浆水洗拭掺药。(《仁斋直指万》)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覆盆子叶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