蔛草的功效_蔛草的用量和禁忌_蔛草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蔛草

汉语拼音:Hú Cǎo 别名:蔛荣、蔛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 性味:①《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蔛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蔛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蔛荣、蔛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雨久花科植物少花鸭舌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汉语拼音:Hú Cǎo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根茎短,近于直立。叶簇生或单生,披针形,长2~3.5厘米,宽5~10毫米,基部浑圆或微心形,具长柄。总状花序疏散,自叶鞘抽出;花1~3朵,具柄;花被钟状,6深裂,深蓝色;雄蕊6,内有1枚最大,花丝一面具齿,花药基部着生,顶裂;子房3室,花柱细。蒴果长卵形。花期夏、秋。

资源分布:生于湿地或水田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①《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肝凉血。治高热喘促,咳血,尿血,赤眼,丹毒,痈肿疔疮。

出处:《唐本草》

附方:①治咳血:鲜少花鸭舌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服。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蔛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