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痢止蒿

汉语拼音:Lì Zhǐ Hāo 别名:白龙须、止痢草、无名草、散瘀草、散血草、止痢蒿、痢止草 性味:味苦;辛;性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痢止蒿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痢止蒿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止痢蒿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

汉语拼音:Lì Zhǐ Hā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上生有纤细的须根。茎四棱形,带红色。单叶对生;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大锯齿;叶柄长0.5~1.5厘米。轮伞花序;苞片叶状:花萼漏斗状,齿5;花冠唇形,紫蓝色,上唇小,先端微凹,下唇延伸,3裂。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花期夏季。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草丛及田边阴湿处。分布云南、四川、西藏。

性味:苦,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痢,驱虫。治痢疾,乳腺炎,蛔虫症。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止痢蒿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上生有纤细的须根。茎四棱形,带红色。单叶对生;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大锯齿;叶柄长0.5~1.5厘米。轮伞花序;苞片叶状:花萼漏斗状,齿5;花冠唇形,紫蓝色,上唇小,先端微凹,下唇延伸,3裂。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花期夏季。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草丛及田边阴湿处。分布云南、四川、西藏。

性味:苦,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痢,驱虫。治痢疾,乳腺炎,蛔虫症。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白龙须、止痢草、无名草、散瘀草、散血草、止痢蒿、痢止草

英文名:Herb of Forrest Bugl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forrestii Diels[A. mairer Levl.]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根或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全草含松香烷类,甾醇类,黄酮类及其他成分。松香烷类有止痢蒿素(ajuforrestin)A、B[1,2];甾醇类有艋骨草内酯(ajugalactone),杯苋甾酮(cya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胡萝卜甙(daucosterol)[3];黄酮类有芹菜素(apigenin),买麻藤素(gnetifolin)B及刺槐素(aca-cetin)[1]等。

汉语拼音:Lì Zhǐ Hā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30cm。极茎膨大。茎直立或具匍匐茎,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或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8mm或几无;叶片披针形至卵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4-8cm,宽1.8-3.5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下延,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或长柔毛,边缘具波状锯齿或圆齿。穗状聚伞花序顶生,由轮伞花序组成;苞叶叶状,向上渐小,无柄,下面暗紫色,具缘毛。花萼漏斗状,内面无毛,具10脉,萼齿5,长为花萼之半,紫色;花冠淡紫色,紫蓝色或蓝色,筒状近基部具斜向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下唇宽大,伸长,3裂,中裂片狭倒心形,有深紫条纹,侧裂片线状长圆形;雄蕊4,二强,花丝无毛;花柱超出雄蕊,先端2裂;花盘环状,子房4裂。小坚果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果脐占腹面的2/3以上。花期4-8月,果期5-10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4000m的开阔路旁、溪边告示潮湿草地或矮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素;利水通淋;散瘀止痛;驱虫。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黄疸;热淋;水肿;乳腺炎;脉管炎;痈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蛔虫病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痢止蒿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