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猫须

汉语拼音:Māo Xū Cǎo 别名:猫须公、肾茶 性味:味甘;淡;微苦;性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猫须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猫须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猫须公、肾茶

英文名:Herb of Spicate Clerodendranthu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 C. Y. Wu ex H.Wi [Clerodendron spicatus Thunb.]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肾茶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在高温高湿地区,肾茶终年生长,尤以4-10月生长旺盛。一般每年可采收2-3次,管理得好,可收4次,每次在现蕾开花前采收为佳,宜选晴天,割下茎叶,晒至七成干后,于清晨捆扎成把(防止叶片脱落,再曝晒至全干即可)。一般每1hm2可收干的枝叶1500-2250kg,鲜干比为5.6-6.55。

化学成分:全草含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按发油及其他成分。三萜类:α-香树脂醇(α-amyrin)熊果酸(ursolic acid)。甾醇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黄酮类:三裂鼠尾草素(salvigenin),6-甲氧基芫花素(6-methoxygenkwanin)[1],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3′-hydroxy-5,6,7,4′-tetramethoxyflvone)[1,2],高山黄苓素四甲醚(scutellarein tetramethylether)[3],异甜橙素(isosinensetin),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醇(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ol),5,6,7,4′-四甲氧基黄酮(5,6,7,4′-tetram-ethoxyflavone)[4]tffavone)[4]等。挥发油:柠檬烯(limonene),龙脑(borneol),廘香草酚(thymol)。此外还含酒石酸(tartaric acid),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戊糖(pentose),葡萄糖醛酸(glucoronic acid),羟基乙酸(glycolic acid),皂甙(saponin)和无机盐[2]等。

汉语拼音:Māo Xū Cǎ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直立,四棱形,被倒向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4-3cm,被短柔毛;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8.5cm,宽1-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下延至叶柄,边缘在基部以上具粗牙齿工疏圆齿,齿端具小突尖,两面被短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具6朵花,在主茎和侧枝顶端组成间断的总状花序,长8-12cm;苞片圆卵形,长约3.5mm,先端柔尖,下面密被短柔毛,边缘具缘毛;花萼钟形,长5-6mm,外面被微柔毛及腺点,花后增大,上唇大,圆形,下唇具4齿,齿三角形,先端具芒尖,正中2齿比侧2齿长1倍,边缘均具短缘毛;花冠浅紫色或白色,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具腺点,花冠筒极狭,长9-19mm,直径约1mm,上辰大,外反,3裂,中裂片较大,先端微缺,下唇直伸,长圆形,微凹;雄蕊4,极度超出花冠筒外2-4cm,前对略长,花药小;子房4裂,花柱长长地伸出,柱头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卵形,深褐色,具皱纹。花期5-11月,果期6-12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000m的林下潮湿处或草地上,更多的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西双版纳等地。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全草长30-70cm或更长。茎枝呈方柱形,节稍膨大;老茎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断面木质,周围黄白色,中央髓部白色;嫩枝对生,紫褐色或紫红色,被短小柔毛。叶对生,皱缩,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cm,宽1-3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下的叶片边朋锯齿,叶脉紫褐色,两面呈黄绿色或暗绿色,均有小柔毛。叶对生,皱缩,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cm,宽1-3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上的叶片边缘有锯齿,叶脉紫褐色,两面呈黄绿色或暗绿

性味:味甘;淡;微苦;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30-70cm或更长。茎枝呈方柱形,节稍膨大;老茎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断面木质,周围黄白色,中央髓部白色;嫩枝对生,紫褐色或紫红色,被短小柔毛。叶对生,皱缩,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cm,宽1-3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下的叶片边朋锯齿,叶脉紫褐色,两面呈黄绿色或暗绿色,均有小柔毛。叶对生,皱缩,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cm,宽1-3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上的叶片边缘有锯齿,叶脉紫褐色,两面呈黄绿色或暗绿色,均有小柔毛;叶柄长约2cm。轮伞花序每轮有6花,多已脱落。气微,茎味淡,叶味微苦。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猫须公、肾茶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猫须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含硫酸钙、未知有机酸的钙盐和钾盐,挥发油、皂甙、戊糖,己糖、葡萄糖醛酸等。叶含内消旋肌醇。

汉语拼音:Māo Xū Cǎo

原形态:亚灌木,高0.5~1米。茎枝四方形,紫褐色。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5~5厘米,边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两面被毛,下面具腺点;叶柄长1~3厘米。花淡紫色,2~3朵一束对生,总状花序式排列于枝顶;萼管状,5齿裂,结果时下倾,上面裂齿大,膜质;花冠管纤弱,肢2唇形,上唇3~4裂,下唇全缘;雄蕊4,2长2短,花丝伸出花冠之外,形如猫须,长4~6厘米;花盘前面肿胀:花柱顶端棒状。小坚果球形,表面有网纹。花期夏、秋。

资源分布:生于阳光充足的旷地上,分布我国南部。多为栽培。

性味:甘淡微苦,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者3~4两)。

功效与作用:清热去湿,排石利水。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出处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肾茶、猫须公

药材基源:唇形科猫须草属植物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C. Y. Wu[Clerodendron spicatus Thunb.; Orthosiphon aristatus (Blume)Miq.]以茎、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汉语拼音:Māo Xū Cǎo

性味:甘、微苦,凉。

用法用量:1~2两。

功效与作用:清热祛湿,排石利尿。用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结石。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别名:猫须公、肾茶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猫须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切段,晒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0.5~1米。茎枝四方形,紫褐色。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5~5厘米,边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两面被毛,下面具腺点;叶柄长1~3厘米。花淡紫色,2~3朵一束对生,总状花序式排列于枝顶;萼管状,5齿裂,结果时下倾,上面裂齿大,膜质;花冠管纤弱,肢2唇形,上唇3~4裂,下唇全缘;雄蕊4,2长2短,花丝伸出花冠之外,形如猫须,长4~6厘米;花盘前面肿胀:花柱顶端棒状。小坚果球形,表面有网纹。花期夏、秋。

资源分布:生于阳光充足的旷地上,分布我国南部。多为栽培。

性味:甘淡微苦,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者3~4两)。

功效与作用:清热去湿,排石利水。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猫须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